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汐禹永磁(除铁器) > 行业资讯 > 稀土生产中的放射性

行业资讯

稀土生产中的放射性

关键词:

成都磁铁成都磁棒绵阳磁棒绵阳除铁器广元磁铁资阳除铁器

2014-09-23

 

稀土生产中的放射性

稀土矿物通常伴生有铀、钍等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稀土生产过程中,这些核元素往往富集在中间产品和废物中,放射性贯穿了稀土生产的大部分工序(特别是前处理工序),造成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了解和掌握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正确认识稀土生产中的放射性,既不过分夸大放射性危害而影响稀土生产,又要重视对放射性的防护,是应采取的正确定态度。这对促进稀土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稀土生产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强化环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性的基本知识

放射性元素及其射线

质子数相等而中子数不等的原子构成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由于其中子数不同使其原子核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差异。不稳定的原子核会放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并随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同位素,这一过程叫做原子核的衰变(或蜕变),称这种能放出射线的元素(同位素)为放射性元素(同位素),由这类元素(同位素)组成的物质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分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粒子为高速运动的氦(He)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质量为4,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一般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射的α粒子能量均在7百万电子伏特以下。射程很短(空气中约2~12cm),穿透能力弱,用很少的物质,如一张纸片即可将α粒子阻挡。
 
β射线为一束快速运动的负电子或正电子,质量很小。在几乎所有的放射性衰变中,β射线都与其他射性衰变相伴而生。若原子核内中子过多,则中子会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负电子,β射线就是由中子衰变出来的负电子。相反,β射线是因原子核中质子数过多而分解为中子和正电子时放射出来的正电子。通常,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射的β射线能量都低于5百万电子伏特。β射线的射程比α粒子长(如磷32放出的β射线在空气中可射出7m),穿透能力虽比α粒子高,但用5mm厚的铝板亦可完全吸收β射线。
 
γ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的、无静止质量的、波长很短(在10-8cm以下)的电磁波,是原子核从能量较高的受激态退到较为稳定的基态时,释放出的多余能量。γ射线放出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均不变,但其半衰期等核性质发生了变化。γ射线一般与α射线或β射线同时放出。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不像α粒子及β射线那样易于被物质阻挡,射程亦相当大。一般来说,密度愈大的物质对γ射线的阻挡效果愈佳。通常核反应以及加速器实验室均建造厚度250cm左右的钢筋水泥墙,以保证室外工作人员的安全。放射性同位素所产生的γ射线的能量均在3百万电子伏特以下,1.27cm厚的铅板可将其减弱一半。
 
放射性强度及剂量单位
放射性强度(也称放射性活度)用每秒钟内发生的原子核衰变数目表示。即:

I

dN

=λN

dt

式中 I——放射性强度,Bq;
λ——衰变常数;
N——衰变数,次;
t——时间,s。
 
因此,放射性强度的国际单位是衰变/秒,记为Bq,称作贝可或贝可勒尔(becquerel)。过去使用的专用单位是居里,记为Ci,lCi=3.7×1010Bq。
物质单位质量内所具有的放射性强度称为比放射性强度,单位是Bq/kg。液体和气体中放射性物质的比放射性强度单位以Bq/L表示。
剂量是单位质量(或体积)物质或生物体受射线照射所吸收的能量大小的度量,也叫做吸收剂量。剂量的单位为J/kg,记为Gy,称作戈瑞(gray),简称戈。与从前使用的专用单位位德(rad)的关系是lGy=100rad。
单位时间内受到的辐射剂量,称为剂量率。其单位是Gy/s、rad/s等。
累积剂量是人体或生物体在各种射线的一次连续照射下或多次反复照射下所受到的总剂量。累积剂量需注明时间。如工作人员在一年内的积累剂量,一生中的积累剂量等。
对同一吸收剂量的生物反应与射线种类以及照射条件有关。如在相同的照射剂量下,α射线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为X射线的10倍,这个倍数称为线质系数Q。可用剂量当量(H)来统一表示各种射线的危害程度,其定义为:生物组织内被开研究的一点上的吸收剂量D、线质系数Q及其他修正系数N的乘积(对外部辐射源N=1)。即:
H=DQN
 
当吸收剂量D的单位为Gy时,H的单位为Sv(希、希沃特,sievet)。当D的单位为rad时,H的单位使用rem(雷姆)。X射线、γ射线外照射以及X射线、γ射线、β射线内照射时,Q=1;α射线内照射时,Q=10。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尽管对射线引起生物体损伤的详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人们已基本认识到了放射性引起的各种人体效应。
由于射线会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当生物体受射线照射时,其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甚至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会遭到直接破坏,引起蛋白质分子、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酸链断裂。射线还可以破坏一些对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可以使生物体内的水分子电离而产生一些自由基,并通过这些自由基间接影响机体的某些组成成分。这些破坏可能引起细胞变异(如癌变),引发各种放射性疾病。人体对辐射最敏感的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和组织、入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眼睛的水晶体和皮肤等细胞和组织。
人体受射线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机体外部射线对机体的照射,内照射是通过吸入、食入、渗入等途径,放射性同位素进入机体内产生的照射。
 
射线引起的人体应包括躯体效应(损伤体细胞)和遗传效应(损伤生殖细胞并反映在后代机体)。躯体效应又可分为急性损伤(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照射而引起)、慢性损伤(长时间受到小剂量照射而引起)、远期效应(在照射后很长时间才显现出来)。损伤效应不仅取决于总照射量,还与照射率、照射面积和部位以及机体的自身情况(入年龄、健康状况等)有关。
在稀土生产中,主要防止长时间小剂量引起的慢性损伤和远期效应以及过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引起的内照射损伤。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13547857060 业务1
18780275980 业务2
13550049877 业务3
18280026567 业务4
联系电话:028-83102383
传真:028-83102383
邮箱:690666688@qq.com
地址:成都市量力工业园加工区1-4
小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小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小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