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炭舒康汽车用品批发中心 > 新闻中心 > 烧钱不止 上门保养亟待回归本质

新闻中心

烧钱不止 上门保养亟待回归本质

关键词:

万州汽车用品批发万州汽车电子仪万州车饰批发

2016-01-14

日前,“博湃养车已暂时关停”的消息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可靠消息称,博湃养车倒下,是因C轮融资未果,资金链断裂,无钱可烧。这对近两年热热闹闹的“互联网+上门保养”来说,是一个警示:在烧钱之外,要逐步回归商业本质——自己造血、实现盈利。

    站在2016新年的起点上,回望2015年,汽车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热点,都与互联网脱不了关系。可以说,电子商务已经改变了多数国人的生活轨迹,衣食住行用都被无缝渗透。1月6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在阿里小黑板上写到:“随着用户访问习惯的变化,以及需求服务的升级,电商已经大范围地从实物类商品走向数字和服务类商品。”

    汽车行业里,电子商务也从新车销售走向后市场服务,互联网理念催生之下的上门保养、上门洗车业务遍地开花。2015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汽车电子商务蓝皮书》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电子商务中,上门保养服务模式是2014年、2015年最热门的创业投资项目,期间卡拉丁、博湃养车、E保养、易快修、摩卡爱车、车极客、车女婿等上门保养公司都完成了初期融资,1元洗车、99元保养、免费检查等活动层出不穷,大家在“烧钱”的路上跑得不亦乐乎。

    博湃养车CEO吉伟就曾公开表示:博湃养车想要践行“滴滴”通过免费烧钱铺路的方式,用低价甚至是补贴来迅速改变消费者的保养习惯,再用第一的市场份额去融下一轮投资,周而复始累计大量用户后,再尝试造血。

    但资本的耐心是有限的。通过烧钱方式累计用户再造血听起来顺理成章,却敌不过市场的残酷。在2015年最后的几天,“博湃养车已暂时关停”的消息得到确认。中国工业报记者拨打了博湃养车的服务热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查询其在天猫和京东的相关商品,也已无从显示。

    可靠消息称,博湃养车倒下,是因C轮融资未果,资金链断裂,无钱可烧。这对近两年热热闹闹的“互联网+上门保养”来说,是一个刺激,也是一个警示。警示更多的进入者,在烧钱之外,要逐步回归商业本质——自己造血、实现盈利。

    从商家思维到用户思维

    上门保养实为大势所趋

    在汽车保有量过亿辆的市场环境下,保养维修已成为传统4S店盈利的“香饽饽”。然而配件贵、工时贵、耗时长、信息不透明等,都使得4S店保养维修“槽点重重”,屡遭信任危机。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汽车使用年限5~8年的车主,仅50%左右继续在4S店维修和保养,超过8年的仅15%在4S店保养维修。而路边店虽价格便宜,配件质量和服务水平却不能令人放心。

    “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信赖,且价格明显低于4S店的保养品牌,是客户急需的。”摩卡爱车CEO张焱在最近的一次沙龙上表示,“且传统的门店保养服务半径小,集客难、周期长;而大规模门店覆盖成本太高,上门就变成了硬需求。”

    “效率和成本结构带给门店服务商的痛点反过来反映到了用户身上就是信任的‘痛’和体验的‘痛’,这是整个传统门店保养的现状。我们应以匠人匠心,打造有质量的上门保养,才能切中用户痛点。”张焱说。

    确实,与传统保养方式相比,上门保养更为机动灵活,也节省了车主的时间。车主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预约、选购,并且能进行车辆保养配件价格、服务价格、服务时间以及质量的比较。《汽车电子商务蓝皮书》认为,上门服务型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店为中心的服务关系,人也就是车主成为服务的主导,体现的是从商家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型。

    卡拉丁董事长季成指出,从经济学上判断,上门保养“高效率低价格”的商业模式立得住:“上门保养这一模式,在保证价格低于4S店的同时又能扩展服务的物理半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就是互联网和上门汽车养护所带来的改变,这个改变回归到商业模式和商业本质里面就是正面的效果。”

    季成以卡拉丁为例,谈到自己对上门保养模式的信心:“通过提前预约,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调动配件,卡拉丁每天可以做6~8单,单从技师这一个点上核算,上门保养在标准化保养这个品类上将效率提升了4~6倍,效率的提升就意味着带来价格竞争的优势。”

    烧钱催肥有风险

    回归本质方是真

    一个新生事物,本可以享阳光雨露,法自然规则,慢慢从小到大。但在互联网时代,“快”字首当其冲,资本进入、催肥,一轮一轮,只要钱足够,效果立竿见影,滴滴和快的就是典型的例子。

    上门保养也不例外,本来有自己的生长空间,靠着一单一单做,每单都盈利,逐渐就会站稳脚跟。但资本进入后,疯狂生长期降临了,大额的补贴,“1元上门保养”、“99元上门保养”、“45项免费监测”,使得用户大量涌入,公司急速扩张。以博湃养车为例——此前俨然上门保养领域的“一哥”,获得A轮、B轮融资后,不到半年便扩张至全国22个城市,员工数量由200人扩至1200人。

    “2015年上半年,在资本进来之前养车宝APP在后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第一,烧钱大战开始后排名迅速下降,最低的时候到过第七,不烧钱影响非常大。”养车宝CEO李鹏在最近的一次沙龙上坦言,“不烧会死,那就烧,不管是资本还是我们团队都希望能把排名‘烧’上来,也能把大家的信心‘烧’上来,结果账面上的钱跟瀑布一样哗哗往下走。”

    问题是,如果有一天,像博湃养车一样,下一轮投资没着落,烧不起时怎么办?毕竟,投资人要的是“划算的买卖”,而不是“漂亮的故事”。平安创投投资经理潘杰直言:“现在投资人已经不愿意听故事了,前期不赚钱的事到后期却没有转化率,确实很痛苦。当获客成本明显大于收益时,就是不划算的买卖,讲再多的故事也没有用。”

    这就要回到“自我造血”的本质上来。当补贴、低价噱头结束后,上门单量依然上升、盈利在望时,上门保养才能成为可持续存在的领域。

    目前看,多数上门保养的车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中国汽车后市场电商发展报告(2015)认为,上门保养从服务的深度和目标客户来讲,市场相对小众,服务的深度有限,基本上只能完成标准化的机油、机滤、三滤等服务,涉及一些复杂的工具,如定位转向等都较难实现,大保养及维修市场则较难切入;而机油、机滤、三滤等小保养利润空间小。此外,上门保养还存在一个风险,即车辆保养有时间和里程间隔,一般而言,城市家庭用户的代步车辆,单车年保养约为两次,偏低的保养频次使得上门保养需探索更多的解决方式。

    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线上“烧钱”的同时拥抱线下厂商,典型代表便是车女婿。据车女婿创始人武卫强透露,2015年,车女婿全年单量中超过30%来自于合作4S店的采购。

    无论如何,各家上门保养企业眼前要做的是,通过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留住那些烧出来的用户,提高自己的客单价格,逐渐实现盈利,度过没有资本催肥的日子。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