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鱼台县罗屯镇人民政府/鱼台罗屯 > 工作动态 > “要让爱心传递下去”

工作动态

“要让爱心传递下去”

关键词:

罗屯政府

2014-07-15

本报讯(通讯员 姜潘峰 乔志宇)6月27日,我报刊发《热心救助摔倒老人的好人"点衫哥",你在哪里?》一稿后,陆续被《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济宁晚报》、《济宁新闻联播》等数家媒体报道,本报社很快收到十余名读者打电话报线索。经确认,“点衫哥”是我县罗屯镇的干部董业军。

7月11日,被救老人李绍杰的孙子李坤要为董业军送锦旗,记者跟随他一起去了罗屯镇。在路上,李坤讲述了他的经历。李坤今年30岁,在一家公司开车跑长途运输10年了。2008年夏季一个清晨,李坤开车到淄博送货,快到淄博市区的时候翻了车。被卡在车里出不来,由于路上车辆行人都很少,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救助。在李坤快要绝望时,两个早起下地干农活的农民停了下来,帮助李坤拨打救护电话,并一直等到救护车到来,把李坤抬上车才离开。“到现在也不知道救命恩人的名字,我只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些年,我在外开车碰到了因车祸、迷路等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尽力帮助他们,现在帮助过的有10多个人。”李坤说。这次听说爷爷摔倒在马路上被一个好心人救了,专门请假回家给好心人送锦旗。

记者一行来到罗屯镇政府,董业军虽然没穿他那标志性的“点点衫”,李坤还是根据救人时的照片一眼认出了他。“听说找到了恩人,爷爷整天念叨着要去感谢您,他身体不方便,我代表他表示感谢。”李坤把印有“助人为乐,勇于相扶”的锦旗送到董业军的手中。

董业军回忆了当日救人的一幕,6月24日上午10点左右,他去县地税局办理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税票,刚出地税局大门,就听一个中年妇女喊道:“一位老人摔倒了,大家赶快帮帮他吧。”业军赶忙来到老人摔倒的地方,只见一位老人躺在马路的非机动车道上,旁边停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老人用手撑着地试着站起来,站了半截又要摔倒,董业军飞步上前,一把抱住即将再次摔倒的老人。见老人面色苍白很虚弱,董业军换了个姿势,蹲在地上一直抱着老人。周围的市民有的拨打120和110电话有的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赶忙去找他的家人。20分钟后,看到救护车到来,董业军把老人扶到车上后离开

“看到老人摔倒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救人要紧,但 ‘会不会被讹上’的念头也从脑子里瞬间闪过,但是如果我不去帮助老人,我会难受很长时间,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起当时的心情,董业军说的很实在。

李坤说,爷爷今年76,这次出门原本要出去理发,不想在路上竟突发疾病,不知怎么就倒下了。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很快转危为安。爷爷康复后,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找到这位好心人,亲自向他说声感谢。要不是这位好心人扶住,这么热的天后果就不好说了。爷爷说,危急时刻得到好心人的救助,他和家人都十分感激。

据了解,董业军1991年从部队专业来到罗屯镇上班,由于工作出色,自2005年至今任管区书记,包孙楼、王楼、前军等7个村。在包村期间为多个困难家庭捐款。孙楼村的任立民,家庭困,董业军每到过年都去看望任立民一家,并为他家办理了低保。去年听说任立民的两个双胞胎孙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和驻村干部一起协调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两个女孩免费做了手术。孙楼村支部书记孙殿科感慨,老董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但是有一颗为村民办事的心。尽管工资不高,但是董业军三年下来捐款累计达到了5000多元。

业军扶起老人后,并没有当回事,也没有给任何人说起这件事,直到报纸上出现寻找他的报道后,罗屯镇的同事们才知道罗屯镇党委副书记王静说:“老董做这件好事不是偶然的,与他平时的乐于助人、乐于奉献是分不开的。”

记者手记:近年来,我县通过弘扬孝贤文化、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全县公民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涌现出许多爱岗敬业、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先进人物 “十大孝贤人物好媳妇好婆婆成为群众身边的大明星四德也成为衡量干部、考核工作的一把尺子,机关干部纷纷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为群众解忧排难。点衫哥董业军作为管区书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关心救助弱势群体,多次组织了给困难群众捐款。特别是这次在“路遇摔倒老人,扶不扶?”的问题上,董业军来不及多想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施恩不图报,受惠不忘恩”,要让爱的火种传递下去,让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风气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形成辐射效应。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