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共鱼台县委老干部局 > 工作动态 > 往事

工作动态

往事

2013-03-22

 

       奶奶去世已五十多年了,或许是因为作为长孙女的我,小时候得到她太多的疼爱,她的模样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她给我讲过的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总在我的脑海里翻滚,她经常给家里人说的一句话总在我的心头萦绕。特别看到现在共产党领导下富强起来的中国,更加验证了奶奶说的话真对。奶奶真不简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位农家小脚老太太能说出那么经典的话。

      奶奶说:“国强了,民富了,才不受人欺负”。

      奶奶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是秀才,曾想继续考功名,但当时家已败落。后来当了私塾先生,每年挣几斗米、几块银元维持生计,所以家里日子不算富裕。奶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虽没正式进过学堂,但跟教书的父亲倒也学了不少字,会背不少古诗。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长相出众、聪明贤惠的奶奶被娶进了我家。那时候,我家的日子在村里算得上殷实,有良田四、五十亩,养着马牛驴,有宽敞的大院,有砖瓦房、土坯房二十来间。家里有一个长工,农忙时再雇几个短工,但爷爷、太爷爷也一样在田里劳作。太奶奶、奶奶在家忙家务,织布纺棉。太爷爷当家,全家勤劳节俭,日子过得不错。尤其是奶奶过门后,为这个单传好几辈的家里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农家大院里,男耕女织,人丁兴旺。圈里养着猪、羊、鸡、鸭,屋檐下成群的鸽子咕咕叫。房前种石榴树,房后种枣柿树,每到秋天,石榴乐开了花,红的枣、桔黄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如果不遇水旱灾,收的粮食囤尖缸满。一家老小和和睦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时的中国虽有内乱,军阀混战,但我们村倒相安无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三七年五月,侵华日军占领了金乡县城。鬼子要进村了,太爷爷让爷爷领着一家老小去避难,他在家看家,说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不能叫小日本抢去。爷爷安顿好后,不放心五十多岁的爹,又返回了家,刚十岁的二儿子非跟回来,祖孙三人留守家中。结果太爷爷、爷爷遭鬼子杀害,爷爷把二儿子藏在床底下才躲过一劫。

      就这样,我们好端端的一个家,叫日本鬼子给毁了。那一年,奶奶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父亲刚满十三岁。三十多岁的奶奶一夜白了头发,悲痛欲绝的她望着年迈的婆婆和水葱般的一帮儿女,擦干了眼泪,在乡亲的帮助下,土葬了亲人。第二天,奶奶当着一家说:“这日子咱还得往前过,靠山没有了,咱得挺起腰杆来。”她特别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没爹了,都要长个脸,活出个样。

      为了安慰痛失丈夫和儿子的婆婆,奶奶亲自去太奶奶的娘家,请来了太奶奶的侄儿全家,和我家同吃同住,帮忙料理家事,教父亲干农活。在此之前,父亲一直跟奶奶的父亲读书学文化。

      由于地多种不过来,奶奶作主把离家较远的地卖掉了十多亩,一方面辞了长工,并多付给他一些钱,让他回家买几亩地过日子,另一方面还清了发送爷俩欠下的账,因为小日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了。剩下的三十来亩地,春种秋收,奶奶迈着一双小脚,领着孩子们在地里忙活。当时,除了太奶奶的侄儿,村里总有一位管奶奶叫嫂子的人来帮忙,有时帮耕地,有时帮收割。后来那人告诉奶奶:“嫂子,咱山东好多地方都有抗日游击队,微山湖那边有,咱这里也有,是咱们自己的队伍,打炮楼、埋地雷、炸鬼子,小鬼子快完蛋了,大爷、大哥的仇快报了。”奶奶听了心里痛快了许多。后来才知道,总帮我家的那个爷爷是地下中共党员,是他让奶奶知道了很多事,知道了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是为人民办事的。

      日本投降了,奶奶到太爷爷、爷爷墓地大哭一场,告诉亲人:“小日本被中国人赶跑了,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败的日本鬼子,咱们的仇报了。这些年多亏了亲戚、邻居帮忙,特别是咱那个兄弟,没少帮咱,他是党员。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孩娶媳妇了,咱都有小孙女了,二孩也有提亲的了,苦日子快熬出头了,你爷俩安息吧。”奶奶说的小孙女就是我。

      刚赶走了小日本,内战又开始了。我家院子大,有空闲房。由于离县城近,村里经常来驻军。常帮我家的那个爷爷在村公所管点事,有一回到我家对奶奶说:“有个国军当官的和他太太要找个好点房子住,我就把他们派到你家啦!奶奶没说啥,把好房子让出来并打扫干净。第二天他们就来了,同来的还有他的勤务兵,正巧奶奶在院里喂鸽子。

      爷爷在世时最爱养鸽子,那场灾难后,鸽子所剩不多了,过了两、三年,才慢慢又多了起来。看着院内吃食咕咕叫的鸽子,奶奶总是静静地站在旁边。时间长了这些鸽子成了奶奶的宝贝,什么白胖子,灰小子,花妮子,都是奶奶给鸽子起的名。每当黄昏,奶奶拿着装满秕麦子,土谷子、碎高粱的瓢,一边往地下撒,一边唤着鸽的名“乖乖们,快吃吧,吃饱了,该睡觉了。“鸽子早已听惯了奶奶的呼唤,呼啦啦从树上房顶上飞到院里,边吃边咕咕叫。奶奶蹒跚在鸽群中,在夕阳的余辉里是那么详和,她把对爷爷的思念化作了对鸽子的喜爱。

      由于战乱,家里边鸡也没养,一年到头很少吃顿肉,父亲想杀几只鸽子全家解解馋,奶奶说啥都不让。

      国军军官和他太太住进我家第四天,对正在喂鸽子的奶奶说:“我太太想吃鸽子肉,给杀两只。”奶奶说:“我养的鸽子从来没杀过。”这军官被奶奶一口回绝,显得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走掉了。傍晚,奶奶喂鸽子时发现少了四只,其中就有奶奶喜欢的白胖子、灰小子,气得奶奶直掉眼泪。

      打羊山开始了,我家又住进了兵。有七八个,一个医生,两个重伤员,几个轻伤员。这些兵身穿布衣,头戴布帽,说话和气,进门就说:“大娘,别怕,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是共产党的军队,打下羊山咱金乡县就解放了,就能过太平日子了。”奶奶要把最好的屋让他们住,他们不住,说就住这土坯房,重伤员睡床,其余人打地铺。奶奶把家里干净被褥拿出来让他们用,他们一连声的谢谢,让奶奶心里热呼呼的。

      由于战乱,老百姓的日子都很苦,看着这群宝贝鸽子,奶奶心里七上八下,战士们打仗流血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老百姓,听口音他们有的还不是本地人,家里的亲人还不知咋挂念呢!而且他们还那么年青,怎么办,得给他们补补,伤才能好得快一些。可眼下能补的只有这鸽子了,于是奶奶偷偷告诉父亲,挑大的,肥的杀五只,给战士们煮汤。

     奶奶亲自下厨,煮了满满一锅汤。五岁的我围着锅台转来转去,眼晴直勾勾地望着锅里滚开的鸽肉,馋得直咽唾沫。奶奶望着我笑着说:“妮,这是煮给叔叔们喝的,叔叔打坏蛋受伤了,伤好了再去打坏蛋,等以后奶奶给妮炖肉吃。”奶奶看着我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就用小碗给我盛了半碗汤,拽下一个鸽翅膀。

      奶奶把煮好的汤送给伤员喝,他们很感动,要给钱,奶奶说啥也不要。他们说解放军有纪律,奶奶说:“鸽子是我养的,我说了算。”从那以后,我经常吃他们的大锅饭,窝窝头,大咸菜,娘还帮他们擀过面条,我还跟他们学过唱歌,现在还记得几句呢!“……穷人家,实可怜,无地又无钱,吃糠咽菜喝糊糊,窝窝也没有啊……。”

      打下了羊山,解放军要走了。走前他们给我家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又把水缸挑满。走后奶奶总唸叨他们,说这些共产党的兵真好。

      解放了,我村建了小学,奶奶亲自送我到学校,说妮也得学文化,社会变了,妮学了本事也一样出息。那时上级派来的校长、老师吃派饭,就是轮流到老百姓家吃饭,每当轮到我家,奶奶总是让父亲赶集买菜、买肉,亲自下厨房做饭、做菜。

      刚解放那几年,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光,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叔、三叔成了亲,家里又添了弟、妹。三叔上了师范,父亲、二叔耕种三十来亩地,每年打的粮食留下自家用的,余粮全卖给国家。记得一九五二年,我家卖的粮全村第一名,得到上级表扬,奶奶甭提多高兴了。没有多少文化的奶奶知道共产党打天下不容易,国家刚太平,用粮的地方多着呢!她经常给家人说国家快强大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看谁还敢欺负咱!

      一九五六年,奶奶走了,她用一生的坎坷给我和家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国强了,民富了,才不受人欺负。”共和国六十多来年的历程,验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强、民富、不受人欺负。如果奶奶能活到今天,看到现在强起来的中国,那该多好。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