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济宁奇百特商务酒店 > 公司动态 > 济宁

公司动态

济宁

关键词:

济宁竹竿巷山东

2013-06-13

 济宁,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南北物资水运重镇。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始凿于元朝至元廿年(1283年),运河的兴衰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济宁的发展进程。明清两代运河繁荣时期,济宁曾被称为“江北小苏州”。民国初,由于入运水源不足,济宁城北的河段一度淤废。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治理,又新开挖了梁山到济宁段的运河。济宁段大运河现在是3级航道,济宁至江南航线通航。目前,在济宁段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在进行中。

  竹竿巷带着江南的湿润印记

  “(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两个小八路》,我们60年代生人都看过的,就是在竹竿巷拍的。那两个小八路在洒过水的油光锃亮的石板路上走,反复摔了好几次,路太滑了。”吴东顺的书画店开在纸坊街上,属于大概念上的竹竿巷的组成部分,那些“太滑”的路已不复存在,“如果你看过那个电影,就会对今天的竹竿巷非常失望。噢,对了,这里还拍过《拳打镇关西》。” 竹竿巷紧邻着济宁的老运河,吴东顺骄傲地说:“我们这一带历史上是‘江北小苏州’。”“竹竿巷”这个名字,带着南方湿润的印记。济宁市博物馆原馆长朱承山解释它的由来:“经营竹业的客商专门去南方采购毛竹,把毛竹扎成竹筏,也有的是绑在漕船两边带到济宁。当时,大批的漕运船队两边都绑上很多竹竿,好处是船过闸时不使船与闸相撞,即使相碰也有竹竿相隔可以缓解冲击力,相对安全。在运输中遇到风浪,大批竹竿也可增加船的浮力,从而减少沉船的危险。”这些毛竹,运至济宁后廉价销售。大批的毛竹在运河南岸堆积如山,渐渐便形成了竹业一条街,从而出现了竹竿巷。

  后来,随着竹业的发展和繁荣,竹业店铺也从竹竿巷向临近的纸坊街、汉石桥和纸店街延伸,形成了大概念上的竹竿巷。今天的竹竿巷还有几家竹器店,经营内容也在发生变化,更多地从外地批发来竹椅竹凳;衡器也是其中捎带经营的内容,从以前的手工杆秤到现在的电子秤。老板说,生意一般。

  “济宁的普通人家里,哪家没有个竹筛子竹篓子。”在吴东顺的记忆里,“竹器店都是南方那种铺面,一扇一扇窄窄的门,早上取下来,晚上安上去。”巷道两旁大多是两层楼阁式铺面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前店后坊的建制,又在运河边上,颇有江南水乡的灵动,因此被称为“江北小苏州”。现在这一带依然是济宁的城市腹地。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