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济宁圣和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 租车动态 > 济宁租车 订车电话:

租车动态

济宁租车 订车电话:

关键词:

济宁公务用车济宁机场接送济宁车站接送

2013-05-14

趵突泉公园

百科名片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为公园,历经几次扩建,逐渐建成以泉为主、小巧玲珑、步移景异的泉石园,面积从不足3.4公顷,扩至10.5公顷。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中文名称: 趵突泉公园
所属地区: 中国 山东
下辖地区: 山东济南
面积: 10.5公顷
著名景点: 万竹园、沧园、三大殿。
地理位置: 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

编辑本段名字由来

趵突泉又名槛泉,位于济南市中心,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济南素以泉水多而著称,有“济南泉水甲天下”的赞誉。趵突泉位列济南72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是泺水的源头,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是趵突泉的真实写照。  
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趵突泉公园景色

趵突泉公园景色(5张)

编辑本段文化溯源

地理位置

趵突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长20米,中间3个泉眼昼夜喷涌,浪花飞溅,势如鼎沸,"趵突腾空"是济南八景之一。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个泉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漱玉泉边,郭沫若先生为故居题写了"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泺源堂、娥姜祠、观澜亭、来鹤桥、望鹤亭、蓬山旧迹坊等名胜古迹,均是明清以来的建筑。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兆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传神,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更为之添彩。在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诗篇。特别珍贵而又不同凡响的是院内的那尊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非凡地位。泉池西侧是"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石桌、石凳,可供游人休息赏泉之用。趵突泉东池的北岸,水边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素有胜名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趵突泉以南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已不存。公园西邻的万竹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由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始建于元朝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  
园内波光粼粼的泉池,金壁煌煌的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 亩。。 园内名泉众多,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享誉天下。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 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距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乾隆御笔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始建于1956年,经几次扩建,现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
马跑泉

  马跑泉

园内名泉众多,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享誉天下。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 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距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来煮茶,味醇色鲜。游人常来此品茗,以助游兴。素有“不饮趵突泉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趵突泉泉池略呈方形,周围石栏,池内清泉三股,喷涌如白雪三堆,构成济南八景之一的“趵突腾空”。清乾隆皇帝封该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趵突泉景观奇特,“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腾空”为泉城济南的八景之一。

蒲松龄题赞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赞:“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池中小泉众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绿柳轻荡。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题刻,为名泉增添了颇浓的文化氛围。
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

历史记载

据史书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即趵突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
金线泉

  金线泉

“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此泉为趵突泉。清人任弘远历经二十年专事纂史修治,予以记载。 千百年来,无限神奇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趵突泉,倾倒了无数名人。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咏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边御封趵突题诗刻石,颂扬名泉。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与其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源远流长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元宵节灯会、曲山艺海、望鹤品茗、四海灯谜等活动则发展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新建景区泺苑、百花园、五三纪念园、船站各具特色又与老景点浑然一体,同映成辉。

编辑本段景区方圆

泉景成因

趵突泉是地理上典型的自流井。成因也大致与此相同。形成自喷井的条件是山谷地形,地下水沿着岩层向低处流动,在低处的岩石裂缝上升并在较高的水压下产生自喷。
济南地下深层是由变质岩花岗岩构成的底床,上层是石灰质沉积岩。沉积岩容易透水,花岗岩防止地下水继续向下渗透。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的最北部,北部则是著名的地上河黄河。这就形成了市区相对较低的盆地结构。降水从南部山区经过渗透进入地下河,在市区下面汇集产生水压。各大泉群就是泉水外泄的出口。

泉点分布

新七十二名泉中,济南市区公园内有34处、历下区8处、历城区11处、市中区3处、天桥区1处、章丘市6处、长清区5处、平阴县4处。其中列三代七十二名泉的共44处,另外28处未曾列入。今已有28处被填埋或消失,至今能查找到的有85处。
市区公园内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卧牛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漱玉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北煮糠)泉、望水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黑虎泉、五龙潭(灰湾泉)、古温泉、贤清泉、月牙泉、天镜泉、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濋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
历下区8处: 
王府池子(濯缨泉)、芙蓉泉、玉环泉、舜井(泉)、腾蛟泉、双忠泉、砚池、浆水泉;
历城区11处:
涌泉、苦苣泉、避暑泉、泥淤(印度)泉、突泉、玉河泉、缎华泉、白泉、大泉、华泉、圣水泉;
市中区3处:
斗母(窦姑)泉、林汲泉、甘露泉;
天桥区1处:
无影潭,建筑施工发现。
章丘市6处:
百脉泉、净明(明水)泉、龙泉、西麻湾、墨泉、梅花泉;
长清区5处:
双鹤泉、袈裟泉、檀抱泉、清泠泉、晓露泉;
平阴县4处:
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

具体位置

交通指南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
乘车路线:3、5、19、41、49、65、66、72、73、85、K51、K52、K54、K91、K109、101、102、103、104、106路公交车直达或途经趵突泉公园。
旅游须知
景点级别:AAAA
门票价格:40元
开放时间:7:00——22:00
元宵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办元宵灯会。开灯时间为晚6点至晚9点,高峰期将适当延长。灯会高峰期,下午5:30以后,通游年票、公园年票以及老年证等免费证件一律暂停使用。灯会期间票价仍为每人40元。

所得荣誉

趵突泉公园坚持文明兴园、文化兴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秩序、高雅的文化、优质的服务全方位建设公园、发展公园,充分展示趵突泉的良好形象。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示范点、山东省文明公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趵突泉公园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园内有泺源堂、娥英祠、尚志堂、白雪楼、观澜亭、来鹤桥、蓬山旧址坊、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万竹园、沧园及诸多名泉碑刻等,是济南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公园经常举办书画、盆景展览、戏曲演唱、金秋菊展、迎春灯会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公园的传统文化内涵。
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纪念堂

趵突泉公园新老景区浑然一体,古今文化同映成辉,是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和海内外著名游览胜地。自趵突泉正式对外开放至2001年底,世界上近亿中外游人参观游览了这座泉文化名园。

浩劫历难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济南的泉水曾经遭受重大破坏。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负责人不合理、不科学的开发建设,毁坏了很多位于市内的泉脉,如修建三联商厦地下停车场时挖到泉脉,造成其下一处泉眼(孝感泉,旧七十二名泉之一,此泉现已消失)喷涌高达数米,持续数天之久,后施工队用抽水机连夜抽水后用水泥浇灌,才压住泉喷。然而与此同时市区内多处泉眼也同时停喷。
经七路(泺源大街)拓宽改造时,饮虎池(七十二名泉之一)原址遭到破坏,泉池消失。1993年回民小区改造时,施工队打地基挖到饮虎池泉脉,造成泉水涌出。使用水泥浇灌数日无效,形成一大水坑。1998年趵突泉扩建前,旁边的白色围墙内就是此水坑,经常有人在此垂钓。
又如,在改建大型商业街泉城路时,工地长期被挖掘出的泉水覆盖,但是有关部门依然执意进行,对部分泉水造成永久性破坏。这种现象直到2000年左右趵突泉出现长达一年之久的停喷时,才引起了政府领导的足够重视。

悉心保护

济南市的保泉运动最终获得胜利。这是2010年10月29日拍摄的趵突泉泉眼,当日地下水位达到29.6米。
进入2000年代,持续的干旱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除此之外随着济南市区人口的增长,城市用水变得相当紧张。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济南市一度出现地面下沉, 地下水漏斗,导致各大泉群相继停喷长达近一年之久。为限制开采地下水,济南市政府临时成立了保泉办公室,以通过行政手段恢复泉城的原貌。市民也积极参与其 中,关心七十二名泉和泉城文化的复苏。
各水厂和拥有私井的公司,单位被强制关闭了地下水开采口。虽然这一措施使得地下水位有所上升,但是地 下水位仍达不到喷涌的高度。
2003-2004年,济南市邀请高校对市区地下水补给源通过微生物跟踪进行了勘测,发现南部主要河流锦阳川,锦绣川,东部浆水泉,北部黄河等对地下水都有补给作用,黄河因为是地表径流,所以它的补给作用最小。由此展开了有计划的水源补给计划。
2006年4月,济南市政府为挽救不断下跌的地下水位,确保泉水持续喷涌,发布了一套黄、橙、红水位应急预警系统,当水位跌至相应的警戒线时,调用济南南部山区水库中的水进行回灌补源,同时加大查封工厂私自采挖地下水的行为,此举有效遏制了水位的进一步下跌。
济南社会各界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水位打破了196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济南的泉水已连续喷涌七年不断流。
主要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地下水开采。2006年有争议的西部河道防渗膜工程再次开工。

编辑本段景点看点

四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 五龙潭泉群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赞语。市区的泉水依其地理分布,大体可分为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黑虎泉泉群和珍珠泉泉群。趵突泉是济南72名泉的第一泉。趵突是跳跃的意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 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

宋文学家曾巩等根据泉水涌出的形状,取名趵突。 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五大泉群

百脉泉群,有泉156处; 洪范泉群,有泉37处; 涌泉泉群,有泉115处; 袈裟泉群,有泉60处; 玉河泉群,有泉36处。

园林艺术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涌泉跃出水面约30厘米高,昼夜不断。泉畔有观澜亭、来鹤桥和泺源堂等古建筑。围墙壁有“第一泉”碑石。 趵突泉公园内尚有名泉,如洗钵泉、漱玉泉、柳絮泉和金线泉等。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李有文集《漱玉集》得名。泉呈方形,1米多深,泉水清澈见底,汨汨水珠不断上涌。井泉北侧是李清照纪念堂,堂前楹联曰: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金线泉内有两股泉水对流,由于流量均衡,阳光投入池底,水面上形成一条水线现象,所以称金线。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
趵突泉常年水温保持在十八摄氏度左右。每年严冬、 水汽沸腾、似轻丝飘渺。泉周围回廊画栋、园中各种名花异木繁茂、形成别具一格的庭园。
百花园
百花园地处趵突泉北区中部,占地270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园内建筑由百花厅、百花轩、连廊、花架及围合盆景门、墙、架组成,游人既可自百花轩进入,穿过花架廊通道,拾级而上直
百花园

  百花园

抵百花厅;也可由花架景门式东门进入,沿盆景花架式东墙进入百花厅。百花厅为上下两层建筑,上面一层为百花厅,展示各种花卉盆景,下面一层为储藏室。百花轩与百花厅南北相对,成为百花园中轴线,两侧连廊、花架、墙、架错落有致,把百花轩与百花厅有机的连为一体,共同组成了百花园南低北高、轴线不对称式格局。百花轩既是百花园南大门,又是游人休憩观景的好去处。北望百花厅,厅内花卉盆景等尽入眼中;南望三叠瀑景观尽收眼底。百花轩东西两侧皆与连廊相接。走在西侧错层连廊内,西看可欣赏到泺苑三曲桥大河面景观,细品泺苑古民居意境,东看可纵览百花园景致,各式盆景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风情。
万竹园
万竹园坐落于趵突泉西,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建筑特点,糅合而成的古建筑群。园中有交错的典型四合院
万竹园

  万竹园

,进入其中,有古筝,有绘画,有水有假山。最引人注目的有大师,李苦禅著名力作,美轮美奂。
始建于元代,因园中多竹而得名。元代,因园内筑有“胜概楼”,赵孟頫曾有诗描写其壮观,称“济南胜概天下少”。明隆庆副四年(1570),礼部尚书殷士儋归隐于此修建“川上精舍”,并易名“通乐园”,取“与民同乐”之意,或经史自娱,或讲学论文。清康熙年间,济南诗人王苹在园内筑书室,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因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四位得名。清末民初年间,山东督军张怀芝修此园为私宅,集江南江北之能工巧匠,历时10年,始成今日规模,故又名张家花园。
1980年,市政府将其划归市园林局管理,对其进行了全面整修。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恢复和改建了西花园,并正式启用原名——万竹园,成为趵突泉公园的
园中园。
园有3套院落,13个庭院,186间房屋,还有5桥4亭1花园及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等名泉。园内建筑玲拢雅致,古朴清幽,颇具“清、幽、静、雅”的隐士之风。曲廊环绕,院院层进,空间一环扣一环,庭园一层深一层,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景致。溪流、池泉与院落建筑动静相映,形成院院相通,流水潆洄之景观。楼、台、亭、阁,参差错落,结构紧凑,布局讲究。石栏、门墩、门楣、墙面等处,分别有石雕、木雕、砖雕,雕刻细腻逼真,为万竹园“三绝”。园内还植有木瓜、石榴、玉兰、修竹、翠柏、芭蕉等多种花木。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集》。
1986年,设此园为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纪念馆,常年展出李苦禅画作。纪念馆共有14个展室,总建筑面积3752平方米。现展出李苦禅书画作品400余件。其中,《松鹰图》、《红梅花怒放》等,为画家晚年佳作。另有楹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系画家绝笔之作。此外,纪念馆中还展有李苦禅先生生前收藏的部分古字画,及其生平照片、书信稿等。同时,纪念馆不定期举办各种书画联展,是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馆会员之一。2002年,著名军旅雕塑家仇志海,在万竹园杏院设立仇志海黑陶艺术陈列馆。
沧园
沧园,在公园东南隅,为趵突泉园中园,是一古典形式的建筑,1964年改建,占地2500平方米。园西侧,有纪念明朝著名诗人、“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的白雪楼。李氏著有《沧溟集》,世称“沧溟先生”,故将该园命名为“勺沧园”,近年人称为“沧园”。
沧园

  沧园

园内大厅三座,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每厅皆有外廊环绕。园周曲廊相围,沿廊修竹婆娑。院内苍松挺拔,腊梅橙黄,突出了冬季景观。尤其雪落时刻,松竹梅各展风姿,构成一幅“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腊梅多株丛生,奇树盆景,名花异木,秀竹婆娑,恰似“岁寒三友”画卷。
1987年1月,利用原有建筑,在园内建“王雪涛纪念馆”。王雪涛(1903~1982),河北省成安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纪念馆分“无陋山庄”、“萝月堂”、“瓦壶斋”三个展厅,陈列王雪涛遗作和收藏品及生前绘画用具200余件。同时,纪念馆不定期举办各种书画联展,是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馆会员之一。

殿堂遗影

三大殿
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大殿“泺源堂”。泺源堂最早为娥英祠,祀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过记载:历城有泺水,“俗谓之娥英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历经沧桑,该祠后荒废。
到了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于熙宁年间任知齐州时(1072~1073年),在这里建二堂,并作《齐州二堂记》:起初,朝廷和邻近州郡使者、官吏来时,并无寓所,仅构筑临时馆舍,让其住宿,走后拆除,既浪费又简陋。故在泺水处建二堂,供客人居住。南堂临泺之源,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元代改奉吕洞宾,为“吕仙祠”。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钟离权,亦称汉钟离,传为八仙之一),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
后来3殿统称吕祖庙。今殿堂3座,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南第一大殿,面阔3间,进深6米,高架两层,歇山飞檐。红漆木楹柱,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蔚为大观。门上匾额,镏金隶书:“泺源堂”。抱厦楹柱,悬挂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摘自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咏《趵突泉》诗句,当代已故书法家金棻书。殿前为卷棚式 厦檐,楣额透雕云纹、彩亭、禽兽、花卉等图案,显得玲珑古典。殿台临水,为赏看趵突泉景最佳处。中间为二大殿,三楹两层,斗拱错落,红柱绿瓦熠熠生辉。最北为第三大殿,硬山出厦,古朴无华。
现二大殿为“娥英祠”,祀娥皇、女英。三大殿为“三圣殿”,祀尧舜禹。前后殿分别悬挂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凤凰归矣,潇湘吟。”“趵突腾飞,三泉歌唱尧舜禹;中华昌盛,万代长明日月星。”二联皆为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教授所撰书。
三座大殿,外围青砖白粉筒瓦坡顶墙。形成二进院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东西各设洞门,分别嵌砖刻门额“枕流”、“漱石”。墙壁设有花格透窗,与窗外景色相补,呈现出幅幅图画。那亭亭玉立的雪松,苍老古拙的 国槐,飘飘悠悠的翠柳,妖妖艳艳的腊梅,都被摄入窗内。其余空间,镶嵌着王守仁、王钟霖等明清以来的名人咏泉碑刻19方,其中一石碑,前刻清康熙皇帝所书“激湍”二字,后刻乾隆皇帝《再题趵突泉作》诗,人称“双御碑”,为这深幽庭院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尚志堂

李清照纪念堂以西有一个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淙淙
尚志堂

  尚志堂

沿屋穿廊的小院,便是山东巡抚丁宝祯在此建的培养科举人才的“尚志书院”,又名“尚志堂”。旧时地方官员为“会考”学子补习辅导之场所。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此建书院,手书匾额“尚志堂”,取高尚其志之意。四合院建筑,玉兰、围廊、奇石,美丽而和谐,幽静而深邃。

泺苑

泺苑位于趵突泉公园西北区,2005年8月底正式动工建设,2006年国庆前夕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泺苑是一条仿古民居式水景街,东西长28米,南北长约100米,总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过去是大板桥街、小板桥街曹家巷等老街巷所在地。这里曾经河道交叉、泉源充沛,一年四季流水潺潺,是泉城济南“潇洒似江南”景致最有代表性地区之一。
柳絮泉

  柳絮泉

泺苑 茶文化一条街

  泺苑 茶文化一条街

泺苑基本恢复了这一老济南风情。整个泺苑四围皆曲折环绕以清澈的泉溪,形成“人家尽枕河”的泉城特色景观。前街后河的布局,不对外直接敞开,仅以几座不同风格的小桥对外连接。桥往里走,就好像即将步入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泺苑街宽3.5米4.0米,均以青石板铺面,板桥泉泉水流过街面最后汇入三曲桥大河面,形成“清泉石上流”、“水上汀步”等景观,可供人们亲泉、嬉水。
泺苑内建筑沿循明清济南民居风格,以廊、榭、阁等敞开性建筑为主,亭、台、楼、阁、榭等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在杨柳、国槐、皂角等百年古树的映衬下,加上抱街入户、随处可见的泉水,宛如一幅大气秀美的水墨画,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泺苑内的楹联和匾额都是国内著名学者和书法家根据泺苑的景观和文化特色专门撰文和题写的,有欧阳中石的“泺上台”、“趵突流长”,陈左黄的“皇华苑”,马季的“泺苑”,荣斌撰、张仲亭书的“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等共计15块匾额、26幅楹联、一幅坊,恰如其分的文字与大气磅礴的书法为“泺苑”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泺苑以观泉、嬉水、品茶为特色,依托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打造中国第一“儒茶文化”品牌,让人们在泺苑浓郁的泉文化气息中,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和茶文化;既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增添了一处亲泉、嬉水、品茶的高雅的休闲娱乐空间,又扩展和丰富了济南泉水游的内容,成为公园乃至泉城济南的一道特色景观。

编辑本段植物配置

1956年以前 趵突泉公园内仅存国槐两株、柏树1株、青桐两株、垂柳5株。至1985年全园已植树116种,2386株,绿地面积达55.9%。园内长年培育盆景和盆栽观赏植物39种,474件。在植物配植、树种选择上突出园内泉水丰富、水位较高的特点,以柳树为基调。园内早春一片新绿,夏天绿荫如盖,柳丝婀娜多姿,与柔和的水面构成和谐恬静的景观。以青松、翠竹、女贞、冬青作为骨干树种,与地形改造相结合,按不同生态条件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与自然山石巧妙组合,组成各种画面。在树种配比上,为解决北方园林冬季景色萧条的状况,增加常绿树种达50%以上。为适应划分空间和组织景区的需要,利用多层次布局增加花灌木、宿根花卉和攀缘植物。局部或乔木或灌木,或群植或散点,因形随势,顺其自然。 植物配置多样统一趵突泉周围建筑严整,植物采用规则式配置,大殿前对植青桐,周围为整型绿篱,并配以翠竹、芭蕉、青松、西府海棠、丁香。丛林成为远景,相辅相成。马跑泉周围,山势起伏,流水叮咚,植物采用自然式配置,以油松、白皮松、黄杨、酸枣、玫瑰混植。山石嶙峋,悬藤垂蔓,野趣盎然。人们穿花渡溪,抚石依泉,具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结合时令和环境配置花木园内春花有玉兰、海棠、丁香、月季、樱花等。夏花有紫薇、石榴、木槿、蜀葵、美人蕉等。秋花有桂花、菊花、秋葵等。冬花有梅花、腊梅、耐冬等,同时利用宿根花卉,应时花木和观叶观果植物进行组合。如隆冬季节,漫天飞雪,梅花放蕾,吐出一阵阵清香。构骨叶片青翠,果实累累,呈猩红色,南天竹泛出红晕,果实桔红色,在白雪映照下煞是好看。同时注意色彩配搭,如月季品种既适于远观,也适于近赏,利用红色品系和彩色品系相间,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效果。而紫薇花形奇特,盛开于夏季,临水种植,远看似彩云浮动,溢红流翠,分外醒目,花落水中,随波逐流,鱼儿戏耍十分别致。 以植物为主题创造植物景观公园选用观赏价值高的玉兰花,形成早春效果。枫溪区以红枫、柿子、山楂、银杏、秋菊等与常绿树相配置,突出秋季景色 植物配置运用拟人手法,突出意境沧园以松竹梅为主,突出冬季景观。李清照纪念堂院内,以种植海棠、青桐、梅、竹、银杏、荷花、菊花、芭蕉等观赏植物为主,表现女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游人增加对词人的怀念。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