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房屋质量检测站 > 供求信息 >

供求信息

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

2019-02-27

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

顾经理:13472568609(同微信号) 

直接点击上面号码拨打 

我们承接全国所有地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等业务 

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评估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权威的专家团队,高端的检测设备和前沿的核心技术,为政府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

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厂房检测鉴定、工业建筑检测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桥梁检测、工程检测、监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失效分析、热像检测、建筑物振动检测、地下管网检测鉴定、工业设备可靠性鉴定

   

 

  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等。对某些结构或构件为获得其结构承整体受力性能或构件承载力、刚度或抗裂性能,可进行结构或构件的整体性能的静力实荷检验。对某些重要房屋和大型的公共房屋还可进行结构的动力测试。其中静力实荷检验可分为使用性能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使用性能的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在规定荷的作用下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损伤,结构或构件经过检测后还必须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力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破坏性检验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模型的实际承载力。

  房屋结构的科学检测、加固是房屋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是房屋工程检测、加固工作的前提。房屋结构检测、加固的设备在日益发展,同时,结构的问题也经常表现出个性特征,因而检测、加固方法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检测技术的发展依靠于检验测试仪器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依靠于新材料的发展,新的加固材料的研制是推动坚固技术发展的动力。灵活的运用检测、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固施工重视施工监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8.5 房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8.5.1砖强度检测

  为确定受检房屋砖砌块的强度,根据受检房屋现场实际情况,采用ZC4型砖回弹仪,参照《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进行砖强度现场抽样检测。砖强度检测结果见表8.2。

  测试结果表明,该房屋砖强度等级可评定为MU10。

  8.5.2砂浆强度测试

  现场敲掉检测区域墙体表面粉刷层后,将水平灰缝表面打磨平整并且除去浮灰,采用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砂浆类型为混合砂浆。检测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进行,砂浆强度检测结果见表8.3。

  测试结果表明,该房屋砂浆强度等级可评定为M1.7。

  9房屋结构抗震鉴定

  根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受检房屋为丙类建筑;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受检房屋属于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为40年,该房屋抗震烈度为7度。本次按B类建筑、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进行抗震鉴定。

  9.1地基和基础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4.2.2条第4款规定,7度时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类、丙类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房屋建造使用至今约32年,未发现上部结构及周围散水排水沟存在因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裂缝和变形。该房屋的地基基础可评为无严重静载缺陷。因此,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1.2 检测方法、手段向创新性发展,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

  对于房屋工程来说,其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目标就是更为方便、更为科学、更为准确以及更少损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项目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因此工程结构检测技术也将变得愈加完善。当前,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结构检测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对混凝土结构里面的缺陷进行判断、怎样对高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强度检测、如何对刚开发的墙体砌筑材料进行检测等等。为了使检测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进而提升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就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检测技术进行提升和完善。

  1.3 检测设备向智能化以及集成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房屋工程结构进行检测的设备也更为精良,这些设备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操作上也更为简便。例如,针对房屋物,动测设备可进行全面的频域分析以及时域分析;依据房屋物的温差,红外热摄像仪可及时对房屋物内部存在的破损以及裂痕进行捕捉;另外,电位差式钢筋腐蚀检测仪可依靠设备里面的轮式电极对混凝土里面钢筋的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痕的长度、宽度以及分布情况等。由此可见,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检测仪器变得更为精确,也使检测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得到保障。

  3~6/A~B轴区域为一栋二层砖混结构房屋,房屋东西向长约为21.0m,南北向宽约为6.0m,建筑高度为6.9m,建筑面积约为252.0m2。一层层高为3.1m,二层层高为3.8m,房屋开间尺寸主要为3.5m和7.0m,进深尺寸主要为6.0m,房屋的南侧设有一部楼梯。该二层砖混结构房屋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采用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承重墙厚度为240mm。

  5~6/A~F轴区域为一栋二层砖混结构夹层房屋,房屋东西向长约为21.0m,南北向宽约为6.0m,建筑高度为6.9m,建筑面积约为252.0m2。一层层高为3.1m,二层层高为3.8m,房屋开间尺寸主要为4.1m和4.9m,进深尺寸主要为6.0m。该二层砖混结构房屋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采用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承重墙厚度为240mm。房屋原设计图纸资料均缺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不详。目前房屋主要作为车间使用。

  房屋外貌现状见附件1检测照片31~照片32,房屋建筑平面示意图详见附件2检测附图4。

  3)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取0.90s;

  场地类别:上海;

  抗震鉴定分类: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

  9.3.2验算结果

  受检房屋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使用荷载未发生变化,考虑到房屋基础经过多年压实后地基承载力提高,可认为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由于楼面和屋面使用功能均未进行变更,未重新计算楼、屋盖的承载力。墙体承载力和高厚比计算结果见附图3所示。验算结果表明:墙体高厚比满足要求,但一层~二层承重砖墙存在局部墙体不满足承载力要求,典型构件验算结果对照情况如下表9.3。


  需要对房屋物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的分类: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

  (1)设计不周或有误;如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尾部和地基情况了解不全,地基承载力估计过高,漏算或少算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设计人员受力分析概念不清,结构内力计算错误等。

  (2)施工质量低劣;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有蜂窝、孔洞、露筋等缺陷,钢筋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或砌体砌筑方法不当,造成通缝,空心砌块不按设计要求灌筑混凝土芯柱;或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或焊缝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使用或改造不当;如未经核算就在原有房屋物上加层或对其进行改造,造成原有结构承载力不足,使用过程中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荷载;或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墙上开洞。

  (4)使用环境恶化;如结构长期受到高温、振动、酸、碱、盐、杂散电流等不利因素作用,引起结构构件的腐蚀性和损伤等。

  (5)房屋物年久失修.结构有损伤或破坏,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或安全度不足;

  (6)由于各种灾害事件的影响使结构产生裂缝或者破坏;

  (7)需要对古房屋、历史性房屋进行进一步维护、保护。

  6.4.1 2#厂房

  6.4.1.1 结构部分

  地基基础:未见主体结构存在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开裂、变形现象,刚架柱的垂直度均在规范要求的限值范围以内;地基基础基本完好。

  承重构件:结构主体构件刚架柱无明显变形等现象,刚架梁无明显弯曲变形、下挠等现象,檩条无明显的弯曲变形。节点焊缝连接基本完好,无明显开裂现象;螺栓连接节点基本完好,未发现螺栓漏拧或松动现象;承重构件基本完好。

  非承重墙:围护墙体与主体结构连接基本可靠;上部围护彩钢板无明显开裂、变形现象,与主体结构连接基本可靠。非承重墙基本完好。

  屋面:屋面无明显渗透现象,屋面基本完好。

  楼地面:地面面层无空鼓、起砂现象,楼地面基本完好。

  6.4.1.2 装修部分

  门窗:门窗未见明显变形,开关灵活,玻璃完好,门窗基本完好。

  砖墙内抹灰:粉刷层平整、洁净,无明显脱落、起皮,砖墙内抹灰基本完好。

  6.4.1.3 设备部分

  特种设备:现状基本完好,能正常使用。

  电照:电器设备、照明装置完好,个别零件损坏,电器基本完好。

  6.4.2 3#厂房

  6.4.2.1 结构部分

  地基基础:未见主体结构存在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开裂、变形现象,刚架柱的垂直度均在规范要求的限值范围以内;地基基础基本完好。

  测量结果表明,C栋厂房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1.06‰,各测点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测量结果表明,研发大楼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1.25‰,各测点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3)围护结构

  B栋厂房围护系统构造合理,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无明显变形,连接方式基本正确,无缺陷,工作无异常,构件的选型及布置合理,对主体结构没有不利影响,围护系统的构件连接等级可评定为B级;围护结构墙体基本完好;屋面排水畅通,无渗水现象,门窗开启正常,局部墙面粉刷层龟裂、起皮、脱落,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等级可评定为B级。

  厂房平面布置呈矩形,东西方向轴线长217.50m,南北方向轴线宽333.10m,厂房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15m,檐口高度13.300m,总高度14.75m,建筑面积73330.70m2。

  受检厂房为单层多跨门式刚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地面粗超度B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6.4.1 结构部分

  地基基础:未见主体结构存在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开裂、变形现象,刚架柱的垂直度均在规范要求的限值范围以内;地基基础基本完好。

  承重构件:结构主体构件刚架柱无明显变形等现象,刚架梁无明显弯曲变形、下挠等现象,檩条无明显的弯曲变形。节点焊缝连接基本完好,无明显开裂现象;螺栓连接节点基本完好,未发现螺栓漏拧或松动现象;承重构件基本完好。

  非承重墙:围护墙体与主体结构连接基本可靠;上部围护彩钢板无明显开裂、变形现象,与主体结构连接基本可靠。非承重墙基本完好。

  屋面:屋面无明显渗透现象,屋面基本完好。

  楼地面:地面面层无空鼓、起砂现象,个别位置地面破损。

  6.4.2 装修部分

  门窗:门窗未见明显变形,开关灵活,玻璃完好,门窗基本完好。

  砖墙外抹灰:完整牢固,无明显空鼓,外墙饰面属基本完好。

  砖墙内抹灰:粉刷层平整、洁净,无明显脱落、起皮,局部受潮及霉变。

  6.4.3 设备部分

  特种设备:现状基本完好,能正常使用。

  电照:电器设备、照明装置完好,个别零件损坏,电器基本完好。

  6.4.4 完损等级评定

  根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8号),受检厂房结构、装修、设备均为基本完好,该房屋可评为基本完好房。

  X厂房位于X镇城西工业园。本次检测的房屋共包含10幢建筑物单体,这些建筑物单体依次是:1#厂房、6#厂房、11#厂房、12#厂房、25#厂房、26#厂房、28#厂房、35#厂房、42#厂房、43#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15097.3m2。本次检测的房屋均建造于2010年,原设计单位为X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加固设计单位为X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不详。受检房屋各单体建筑面积清单见表4.1,房屋总平面布置图见图4.1。

  5 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X厂房位于X镇城西工业园。X公司计划在原有的钢结构厂房屋面加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为保证房屋的安全使用,X公司对该批加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钢结构屋面进行了加固,目前所有加固工作和光伏发电装置安装工作已全部结束。为了解加固后房屋的工程质量,为后续房屋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特委托对该批加固后的房屋进行质量检测,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最终提供书面咨询报告。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房屋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2)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复核;

  (3)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4)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5)房屋变形测量;

  (6)房屋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7)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对房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

  6.6 主要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的检查

  现场采用PS200钢筋探测仪和5M钢卷尺对主要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进行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柱配筋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检测结果见表6.3。

  6.7 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为确定受检房屋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参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进行混凝土强度现场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抽样混凝土构件强度平均值28.0MPa,标准差0.26MPa,强度推定值27.6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值为C25,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25的要求。检测结果见表6.4。

  6.8 房屋倾斜和沉降差测量

  (1)房屋倾斜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目前变形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受检房屋整体倾斜进行检测,测量结果见表6.5。

  倾斜测量结果表明,受检房屋南北方向向北倾斜,平均倾斜率为0.58‰;东西方向倾斜规律不明显,倾斜率在0.13‰~0.43‰之间;各测点的倾斜率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0‰(测量结果包含原始施工误差)。

  (2)房屋不均匀沉降检测

  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数值无法测得。

  6.9 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受检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损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完好;房屋屋面、墙面、大门、窗户等基本完好。检测结果见表6.6。

  房屋外立面现状见附件一中照片4-1~照片4-3,建筑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二中附图2,加固前后的刚架详图见附件三附图5~附图6。

  9.2 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单位了解,房屋建造于2010年,自建成以来未曾发生火灾,2017年对钢结构屋面进行了加固改造。

  9.3 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复核

  现场对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进行了复核。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基本与设计图纸相符。

  9.4 结构轴线尺寸复核

  现场采用5M钢卷尺和手持式激光仪对房屋的轴线尺寸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的轴线尺寸基本与原设计图纸一致。检测结果见表9.1。

  9.5 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复核。

  现场采用5M钢卷尺、游标卡尺、AR900超声测厚仪等仪器对混凝土柱以及钢屋架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测量,并与原设计图纸和加固后的图纸进行比较。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和加固后的图纸基本相符。检测结果见表9.2。

  9.6 主要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的检查

  现场采用PS200钢筋探测仪和5M钢卷尺对主要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数量(包括箍筋间距和纵筋数量)进行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柱配筋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检测结果见表9.3。

  10.9 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受检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损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完好;房屋屋面、地面、窗户等基本完好,加固桁架整体基本完好,个别节点焊缝有焊瘤。检测结果见表10.6。

  10.10 混凝土柱垂直度检测

  现场使用TCR1202+R400全站仪,对受检房屋混凝土柱的垂直度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混凝土柱的垂直度变形小于《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表7.3.9中关于“单层厂房有吊车厂房柱位移不大于HC/1250(A级)”的限值要求(HC为基础顶面至吊车梁顶面的高度)。检测结果见表10.7。

  注:(1)表中“-”代表排架柱的倾斜方向为向北,“+”代表排架柱的倾斜方向为向南;

  (2)上述数据含施工误差。

  11 26#厂房

  11.1 房屋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受检房屋平面布置呈矩形,东西方向轴线长为60.0m,南北方向轴线宽为20.0m,该房屋为单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219.2m2;房屋建筑高度约为8.50m,室内外高差为0.15m;外墙体采用240mm厚KP1空心砖和M5.0混合砂浆砌筑;屋面为彩色压型钢板屋面,坡度为1:15。该房屋主要作为厂房使用。

  房屋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屋面为钢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抗震等级为四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钢筋混凝土排架柱截面主要为500mm×400mm、400mm×400mm;屋面刚架梁为楔形梁,截面主要为H(796~376)mm×200mm×8mm×10mm;屋面采用在刚架梁下部焊接钢桁架的方式加固,钢桁架腹杆截面主要为L50mm×5mm,弦杆截面主要为L70mm×7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钢材的材质为Q235B。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垫层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0,地基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25。上海郊区老旧民房翻建办理危房鉴定报告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联系我们更多
公司名称:建筑质量检测中心
联系人:陈经理
联系电话:15021141323
公司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总部)
电子邮箱:support@juncesh.com
公司网站:http://www.fwjctest.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