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贵港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工业

公司动态

工业

关键词:

贵港短信群发贵港短信平台贵港短信公司

2017/12/28

  

工业

贵港市解放前的工业生产均以传统的手工生产为主,生产设备极为简
贵糖 
陋,产量甚少。生产行业主要有窑业、冶工、制糖、油榨业、酿酒、藕粉、纺织、建造、木工等。清末民初才渐兴电力、机器碾米、皮革、印刷、机修等业。
民国10年(1921年)城区商人集资办发电厂,安装火力发电机组一台(套),发电量20千瓦。为本市现代电力工业之始。24年,广西省政府在贵县罗泊湾兴建广西企业公司糖厂。该厂购进美国压榨、制糖设备,拥有工人170人,为贵港市现代第一间大型工厂。该厂同年年底投产,至抗日战争期间于2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至32年,本市仅有碾米厂、修车厂各
贵糖造纸车间 
一间,工人仅30人(碾米厂18人,修车厂12人)。33年,贵县沦陷,该二厂亦疏散停业。1949年至1950年统计,本市有发电厂1间,碾米厂9间,玻璃厂1间,制鞋店13间,皮具店4间,家具及锯木店共33间,计有工人1600余名。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475万元,(至1957年止,均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仅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4621万元的10.3%。1950年工业总产值为771万元,其中属县办国营工业仅1个发电厂,年产值0.7万元。1951年广西省工业厅兴建贵县独山糖厂,1952年投产。1952年全县有工业生产单位1732家(含私营工业及个体手工业户),年总产值799万元。属地方国营工业的有县属发电厂及省属贵县糖厂2间,工业总产值273.9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4.3%。贵县糖厂产糖2481吨,产值272.6万元。县办国营工业产值仅1.3万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贯彻执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将一些私营工厂实行公私合营或保留资方股分合并到国营工厂,并将全县1610户3000多人的个体手工业者分别组织成立了铁工、木器、纺织、车缝、单车运输等72个生产合作社(组)。1955年,省工业厅在城区西郊马君岭新建一座日榨蔗1500吨的大型糖厂,为“一五”期间在本市投资兴建最大的工业项目。1956年该厂建成投产,当时有职工1942人,年产糖11932吨。产值达1463.21万元。此期间本市还新办了印刷厂、农具厂、大米加工厂、油料加工场、屠宰场、西江农场修理厂、修理场等几个国营工厂。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077万元比1952年的799万元翻了一番多。
1958年“大跃进”时,由于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贵县也大办了一批厂矿。是年工企业单
污水处理 
位达10084个(含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办的厂矿、生产、加工场等10010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82.91万元,总产值3351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为了加强对工企业生产的管理及规划,县政府于同年成立了工业局,下辖厂矿企业64个,总产值61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仅873元。主要产品有糖、食品、纸、土布、毛巾、金属制品、煤、生铁、焦炭、化肥、水泥、皮革制品等。由于厂矿办得太多,导致管理、原材料、产品质量、销路等方面存在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故于1959年将大批厂矿企业关闭停办。到1959年底,全县工企业单位剩下213个、职工635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129.7万元。工业总产值4912.5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14940.6万元的32.88%。其中县办工业32个,职工人数3355人,总产值1304.6万元。1960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家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贵县县委、县政府从1961年起,对一些基础差、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当年停办了白云石矿、大岩磷矿、淀粉厂、炼铁厂、石油厂等17个单位,合并了糖果厂、农械厂、被服厂等8个厂,精简下放职工2475人。经过5年的整顿至1965年底,全县工企业单位尚保留有96个,职工人数3612人,比1959年分别减少了55%和43%,但产值仅减了19%为3981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全员劳动生产率11022元比1959年的7728

元增长43%。
1966年贵县的工业得到较稳定的发展。是年机制糖产量达到10525吨,土糖837吨,机制纸5503吨,钙磷肥7849吨,饮料酒12267吨,红砖2800万块,平板玻璃58万平方米,工业总产值为4013.41万元,比上年增加32.41万元。正当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之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及以后思潮泛滥成灾,致使工业总产值从1967年的4252万元下降到1968年的3777.7万元,1969年又下降到3499.2万元。1970年后,随着对工业投资的增加,工业生产逐步回升。此期间新建了氮肥厂、农药厂、水电设备厂等数家中小型工厂,1976年全县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288.76万元比1965年的3981万元增长82.96%,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亿元达到11042万元。比1966年增长111.64%(均按70年不变价计)。“文化大革命”1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7.7%。 
1978年全县工企业(只含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企业)51个,职工人数达11823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09万元,工业总产值13136.37万元,比1976年增长17%和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着重抓了蔗糖业生产。除改造更新贵县糖广的设备以提高生产能力外还投资新建了覃塘糖厂。到1984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08间,职工人数12094人。固定资产原值达13763万元。工业总产值21409万元。其中自治区属企业10家,产值2773万元;地区属企业1家,产值435万元;县属企业32家,产值14729万元。仅贵县糖厂和覃塘糖厂的产值就达9845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6%,充分显示了蔗糖工业的优势。是年,全县工
贵宝鞋厂 
业企业共上交税金2897万元,实现利润2259万元,税利合计5156万元。1988年贵港市工业总产值为41250万元(按80年不变价计),首次超越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176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5%,显示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和作用。1989年贵港市工业总产值44666万元。其中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单位210个,产值32315万元(全民所有制工厂78个,产值27456万元;集体所有制工厂132个,产值4859万元),占贵港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2.35%。仅贵港甘蔗化工厂的产值就达12102.8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1%。此外产值超过千万元的还有贵港市第二甘蔗化工厂、广西西江化工总厂、广西贵港钢铁厂、红旗纸厂等四家;产值超过百万元的有丰宝化工厂等25家。这些全民、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共有职工2679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314万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分别增长127%和274.76%。全员劳动生产率14542元,平均每人实现利税3597.8元。每百
桑蚕产业 
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润15.46元,税金13.81元。改革开放11年来,贵港市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136.7万元上升到1989年的44666万元,增长240%(均按80年不变价计),平均每年递增13%。
2012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29.15亿元,增长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4%,拉动贵港市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拉动贵港市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基本情况: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367家,比2011年增加25家,其中内资企业330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家,外商投资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24.08亿元,增长12.03%,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9家,和上年持平;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8家,比2011年减少2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43家,比2011年增加27家;年产值超过5千万元的工业企业有255家,比上年增加51家。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4.73亿元,增长10.59%;完成利税总额82.8亿元,下降30.7%;实现利润总额61.12亿元,下降37.7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2.39%,比2011年同期降低75.54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8.3%,提高1.16个百分点。




  来源:百度百科       贵港短信群发|贵港短信平台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贵港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