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吉林省峰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量供应东北产红尾鱼苗,长年批发零售3-5公分红尾鱼苗,商品活体红尾鱼供应 > 大量供应东北产红尾鱼苗

产品详情

大量供应东北产红尾鱼苗,长年批发零售3-5公分红尾鱼苗,商品活体红尾鱼供应

关键词:大量供应东北产红尾鱼苗

详细信息

  一、亲鱼培育

  1.亲鱼培育池选择与消毒

  亲鱼池的面积以3~4.5亩左右为宜,要求靠近产卵池和孵化池,且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形以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为好;池塘水深要保持在1.5~1.8m,池底平坦,淤泥在15cm左右,进排水系统要做好防逃设施。在亲鱼放养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kg左右,对亲鱼池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及病原体等有害生物。

  2.亲鱼的挑选与运输

  亲鱼是在2013年12月从堵河捕起的红尾鱼中挑选,规格为550~1000g/尾,挑选的亲鱼体格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1:1.2。由于红尾鱼性情急躁、喜欢跳跃,离水后容易死亡,因此在捕捞操作中动作要轻,尽量减少红尾鱼受到惊吓而跳跃,在运输中氧气包充氧运输,运输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下,运输时间也不宜太长。

  3.亲鱼的放养

  亲鱼在放入亲鱼池前要用3%~4%水药浴10~12分钟,放养密度以100~120kg/亩为宜,并适当搭养5%~10%的链、鱼以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4.饲料投喂

  红尾鱼在天然水域是以活的小型鱼、虾为食的偏肉食性鱼类,经过人工驯化后,也能摄食人工饲料及新鲜小鱼、小虾。亲鱼驯化后投喂以蛋白含量32%~40%的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两次,每周辅助投喂新鲜的小鱼、小虾一次;投喂量,水温10~18℃时为1%~2%,水温19~30℃时为3%~5%;3月份至催产前,一般每2~3天辅助投喂一次小鱼、小虾,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5.水质调节

  红尾鱼亲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整个培育期间透明度要控制在35cm左右,在夏秋季一般5~7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月要求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每半月泼洒石灰水一次,每次每亩用3~5kg,以调节pH值;在春季进入三月份后每3~5天要冲水一次,并降低池水,以利于水温的提高,在产前一个月每2~3天冲水一次,以流水刺激亲鱼性腺的发育,使亲鱼尽早达到临产期。

  6.亲鱼培育管理

  亲鱼培育要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做好养殖日志的记录,定期测定溶氧、水温、pH值、透明度等,并依据测定结果调节管理措施。在催产前一个月内要对亲鱼拉网锻炼2~3次,以防催产时造成惊吓产生应激。在催产前2~3天要对亲鱼进行停食。

  二、人工催产

  1.催产时间与准备

  红尾鱼在天然水体中产卵时间为6-7月,但经过人工强化培育后,一般在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即可开始催产。红尾鱼的卵属于粘性卵,为满足红尾鱼产卵需求,应在产卵池中放置鱼巢。催产在直径6m、水深1.3m的产卵池进行,在催产前一天用溶液将产卵池、鱼巢、渔网、捞海等所需用的工具彻底消毒;把催产药物、注射器、研钵等器具准备到位。

  2.成熟亲鱼的选择与催产剂的注射成熟好的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廊明显,用手轻压腹部柔软有弹性,胸鳍和体表光滑;成熟的雄鱼个体相对比较小,胸鳍和体表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流出,入水就散。催产剂选用促黄体素释放(LHRH-A)和脑垂体(PG)合剂,用量通常为雌鱼PG2~3mg+LHRH-A4~5ug,具体根据亲鱼的成熟度适当调整,注射用水0.5mL/k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注射采用一次注射法,在胸鳍基部无鳞处向头部45°角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根据水温而确定,把产卵控制在清晨。

  3.催产管理

  亲鱼注射催产剂后,立即放入产卵池,根据亲鱼数量架设好鱼巢,及时向产卵池加注流水,尤其是在产卵前2~3小时要加大流水刺激亲鱼,促使亲鱼产卵;水温在22~25℃,效应时间一般为10~12小时;在亲鱼产卵时不要惊扰,以免影响产卵和受精。

  三、人工孵化1.排卵受精

  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后的亲鱼通过流水刺激,达到效应时间后进入阶段,期雄鱼紧紧追逐雌鱼,摩擦雌鱼腹部,不断用尾鳍拍打水面,进入后雌雄鱼迅速排卵受精。

  2.受精卵孵化

  待亲鱼产卵结束,将附有受精卵的鱼巢移入孵化环道进行微流水孵化,放置鱼巢的数量及鱼巢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鱼巢上鱼卵的数量来决定;在孵化期间,由于受精卵在鱼巢上的密集排列以及胚胎发育都对溶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水流的速度要适当调控以保证溶氧的充足为度,一般水体交换量为0.35~0.4m2/小时;脱膜后至垂游期应适当减缓流速,待鱼苗平游、活动力增强时,可取出鱼巢并适当增大流速。

  3.孵化期间的管理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求孵化用水水质优良,溶氧含量高,进水口需用纱网过滤,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若发现颜色变白或长霉的鱼卵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正常受精卵的发育;在整个孵化期间有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勤洗过滤网,以防纱网堵塞而漫水跑苗;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孵化时间也存在差异,水温在20~23℃时,一般30~32小时脱膜,水温在24~27℃时,一般26~28小时脱膜。当鱼苗出膜3~4天后,可按每10万尾鱼苗1个蛋黄量,用纱绢过滤后投喂。当鱼苗腰点明显长齐后即可下池培育。

  四、鱼苗培育

  1.鱼苗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鱼苗培育池以1000~1500m2为宜,要求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水质无污染,水深1~1.2m;在鱼苗下池前7天,每亩用生石灰80~100kg彻底清塘消毒,在鱼苗下池天注水至70cm深,每亩施艾草150kg或鸡粪80kg左右,以供鱼苗下池后有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

  2.鱼苗下池要点

  (1)鱼苗下池前1天用密眼网在育苗池进行拉网,清除蛙卵、大型枝角类等敌害生物,然后用少量鱼苗对池水进行试水。

  (2)鱼苗下池在晴天上午进行,每亩放鱼苗10~12万尾,由于红尾鱼苗比较嫩小,下池时要带水操作。

  (3)下池前两小时投喂蛋黄一次,让鱼苗饱食下池。

  (4)下池前要把温差调节至土2℃以内,以防鱼苗感冒。

  3.饲料投喂

  鱼苗下池后,每天投喂豆浆两次,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每天150g干黄豆打磨的豆浆;根据池水肥瘦程度,每2~3天每亩补施艾草50~75kg或鸡粪50kg左右。当鱼苗长至2cm后,开始驯食蛋白含量40%以上的粉状饲料;当鱼苗体长至4cm以上时,即可驯食破碎饲料。经过30-40天的培育,鱼苗体长至5cm时即可拉网锻炼出售或分塘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

  4.水质调节

  在鱼苗下池后,随着鱼苗的生长,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适时加注新水不仅能够扩大鱼苗的活动范围,改善水质,增加溶氧,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促进鱼苗生长。加注新水一般每隔3~4天一次,每次15~20cm左右,具体的水质调节要灵活掌握。

  5.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池,观察鱼苗的生长、吃食、活动状态及水质情况,以确定投饵、施肥及冲水时间和次数;坚持做好养殖日志记录,包括水温、饲料投喂量、鱼苗的摄食及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小结

  1.孵化红尾鱼孵化用水要求水质优良,pH值在7.5以上,及时清除鱼巢上的坏卵,孵化进水口要用80目网绢过滤,以防有害物质进入;根据受精卵的放置密度,适时合理调控好水流,以保证孵化用水的含氧量;红尾鱼苗体娇弱嫩小,在出苗、下池时带水操作。

  2.鱼苗培育红尾鱼苗种培育采用土池肥水下塘培育法,投喂以泼洒豆浆、粉状饲料、破碎饲料为主;红尾鱼苗培育对水质要求较高,培育过程中要根据池水情况加强水质管理,做到适时调节水质,定期加注新水改善水质增加池塘含氧量,促进鱼苗健康生长。

热门产品更多
热门动态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 公司名称:吉林省峰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经理
  • 联系电话:15843139860 15843139860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海达路299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