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莱慧西蒙公考 > 学校活动 > 面试训练一5.31

详细信息

面试训练一5.31

关键词:

重庆人力资源莱慧教育西蒙公考

2018/5/31

专项练兵场(综合分析能力)?答案

 

第一题:

前不久,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上公交车后,没有人给让座。为此,司机把车停下来,等了 7 分钟,有人让座后才继续上路行驶。对于司机的做法,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表示反对。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1.首先对司机的做法给予肯定,如保证乘客安全,使需要照顾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得到照顾等;

2.再次指出司机做法也有不合适的地方,如牺牲了其他乘客的利益,让座是个人的自愿行为,这位司机的处理方式多少有逼迫的意思;

3.最后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如充分利用在公交车内设置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加强监督和引导,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比如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等。

 

第二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某小学的一个班级中 40 多名学生设了 50 个班干部。除众所周知的班长、组长、课代表外,还有带领大家朗读的领读员、管开关的关长、管门的门长等,出现了“全民班干部”的现象。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点】

1.看到这种做法的积极意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班级事务、服务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2.看到这一做法可能带来的不足,如学生产生“官本位”思想等;

3.提出自己的建议,利大于弊便应趋利避害,如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正确看待职务与职责的关系等。

 

第三题:

目前,政府的工作考核重点已不再单单看经济 GDP,环保 GDP 也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2014 年,某地政府取消 GDP 增速奖,增设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奖。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将绩效考核由单纯的经济 GDP 调整为经济 GDP 和环保 GDP 二者并举,甚至开设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奖,实行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的发展理念,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民心所向,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环保事业、促进地方政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制度的进步,为其他省市干部考核提供了风向标。

      改革开放以来,GDP 一直是干部考核评价的“第一指标”,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更是把单纯追求 GDP 增长作为主要政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以 GDP 为中心”,不仅因此陷入了相互攀比的恶性循环,滋生一系列诸如统计数据造假丑闻,更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雾霾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此外,一些资源型城市也被杀鸡取卵,成了资源枯竭城市,以 GDP 论英雄的评价体系迫切需要得到改变。在此背景下,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再仅仅把 GDP 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而是将重点转移到环保 GDP,一方面有利于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政府和企业更加注重完善生产结构、应用科学技术,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将环保 GDP 纳入到政绩考核中来,能够避免出现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长期发展都大有裨益。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标准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此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政策制定的初衷,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一方面,要明确划分二者所占比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另一方面,除了设立环境保护奖项外,还应设立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未完成环境保护指标的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惩罚,使政府能够更好地调控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是改变考核方式。当前官员的考评几乎全部是“内部打分”“领导评价”,为官员“唯上不唯下”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因此,要改变官员考核方式,将民意纳入考评制度内,让民意充分主导,而不能让权力所左右。

 

 

第五题:

当前,我国工程、科学类高科技人才在海外深造后,很少选择回国就业,导致国内尖端人才流失严重。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人才是国家的命脉,一个国家若要想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基本的、首要的条件,就是拥有一支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虽然我国已成为第一人力资源输出大国,但目前我国流失海外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对此人才流失现象我们不容忽视,应该理性地来看待。

留学人员的流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很多人滞留海外是因为国外的科研等条件更为优越,更容易做出成果。二是对顶尖人才而言,国外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更利于学术创新。三是一些国家给予尖端人才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国内水平,而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和待遇不尽如人意、海归变“海带”问题有加剧趋势。而且在国内,学术自由之风基本上被行政化“”,已经使人才很难再安心地做学问了。除此之外,国内论文造假之风盛行,严重挫伤了做学问的热情。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国应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造就更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要改革学术体制,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和公平合理的发展平台,让海归们尽可大展拳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吸引顶尖人才回国,除提供生活待遇、工作平台,深化科技、教育和人才机制改革,营造顶尖人才聚精会神、心情舒畅地做科研的“软环境”十分必要。第三,要保证公平,提高社会教育、医疗保障等服务水平以及福利水平,

着力于打造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法制环境,吸引海归。

 

第六题:

现在存在很多公车私用的问题,为方便群众和媒体对公车的监督,某县政府规定全县所有公车都要统一粘贴醒目的“公务用车”标志和举报电话。对于这一举措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公车私用,以公谋私,是一种机关的不正之风,不仅损害党政机关和干部的自身形象,更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该县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它无疑是治理公车私用的又一次发力,有助于提高群众的监督热情,而对于那些习惯于公车私用的官员来说,更是一个严肃的提醒和监管。

公车私用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单位的公务车辆,名义上是公务车,实际上比某些领导或司机个人的私家车更随便,用的公家车,烧的公家油,办的却是私事,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而由于公车没有明显标注,已经完全“潜伏”在私家车的队伍中,给监督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直接在车辆身上喷涂“公务车”标识和监督电话,可以使社会各界更好地监督公车的使用情况,同时有明确的渠道来举报和反馈,让公车私用现象无处遁形。

但是,在为“公车贴标”叫好的同时,也应意识到这一举措只是强化公务用车制度执行的辅助措施,要实现这个制度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消除思想上的意识、公家便宜不占白不占思想。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公车管理制度。对于“公车贴标”而言,要细化接到举报电话后的处理细则,比如把处理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在机关内部进行通报批评等。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合情合理合法的公车管理制度体系,如削减公务用车、制定合理用车补贴、完善公车使用监督监管机制等,为公车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促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第七题: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如此。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这是亚洲首富李嘉诚说过的一句话,“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如果你总是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阻碍及挫折,不能消极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督促及援助,应该积极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战胜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长与重生。

著名科学家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然而,在他攻读博士期间,他患上了“渐冻症”。最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虽然,最终他几乎全身瘫痪,后来又因为实行气管造口手术失去语言能力,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等理论,1988 年出版了《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 25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人。我想,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勇于突破自我和挑战自我的生活强者。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也会不断地突破和挑战自我。工作中,我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在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之后再寻求新的突破,期间我也会不断反思和学习,在不同阶段的自我对照中找到差距,突破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同时,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目标,在每个目标达成之后再设立更高的目标。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使自己永不止步,勇攀高峰。

 

 

 

第八题: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的窗户就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墙上很快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一旦地上出现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乱丢,没有任何羞愧。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破窗效应”。

问题:请谈谈你对“破窗效应”的看法?它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请讲三点。

【参考答案】

“破窗效应”显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对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犯下同样的过错,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人都有从众心理,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做了坏事得不到惩罚,那么接二连三,就会有许多人效仿甚至做得更甚,所谓“别人敢偷驴,我就敢拔橛”。这样,那些循规蹈矩者就会觉得自己吃了亏,也纷纷去破坏规则,如此,正常的秩序就会崩溃。究其原因,往往是我们对第一个“破窗”者和“破窗”行为制止打击不力,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我们的社会和管理文化中,最可怕的是对许多不良风气、不良现象、不良行为、落后观念的漠视和认同,这些错位的观念,无疑纵容了“破窗”者的行为。

我认为,“破窗效应”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我就是整支队伍的形象”的意识,真正做到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仅不盲目跟风,自己也不做“破窗”者,以防第一扇窗子被打破。

第二,当第一块“破玻璃”出现时,要找准着力点,及时修补,把产生问题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之中。日常工作中面对问题要善于从自身入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举一反三建立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不被“破窗”。

 第三,应彻底摒弃法不责众心理,严厉惩罚“破窗”者,狠抓典型,以点带面,打击犯罪行为,震慑犯罪分子,使正气得伸、歪风得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