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西安学校房屋检测鉴定电话-技术可靠

公司动态

西安学校房屋检测鉴定电话-技术可靠

关键词:

钢结构质量检测桥梁检测房屋完损检测

2019/12/20



西安学校房屋检测鉴定电话-技术可靠


郭经理:18792942354(同微信号) 


直接点击上面号码拨打 


我们承接全国所有地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等业务 


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评估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权威的专家团队,的检测设备和前沿的核心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 


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厂房检测鉴定、工业建筑检测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桥梁检测、工程检测、监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失效分析、热像检测、建筑物振动检测、地下管网检测鉴定、工业设备可靠性鉴定 





  


  房屋修缮、改造或室内装饰装修的,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向物业管理企业或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申报登记,办理安全生产备案手续。


  房屋修缮、改造或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拆改、变动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结构;


  2、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


  3、超过设计标准,增加房屋使用荷载;


  4、损害房屋的公共部位和公用设施;


  5、有可能给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人和共有部分带来安全隐患的行为;


  6、其它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行为。


  ”4.如何知道房屋结构是否安全?


  房屋所有人或房屋使用人可委托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上公布的房屋检测鉴定机构对房屋进行检测鉴定,从鉴定结论判断房屋结构是否安全。


  5.什么情况下需要进屋安全检测鉴定?


  1.房屋改建、扩建或增加使用荷载;


  2.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


  3.房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


  4.房屋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出现房屋主体结构、承重结构损伤;


  5.因火灾、爆炸、碰撞等事故造成房屋主体结构、承重结构损伤;


  6.房屋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


  ”


  6.危险房屋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处理?


  根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通过按《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评定为C级(局部危房)或D级(整栋危房)的房屋,可根据房屋的危险程度、是否危及相邻房屋和周边人员安全采取如下措施:


  1、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


  2、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的房屋;


  3、停止使用:适用于已无修缮价值,暂时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


  4、整体拆除:适用于整栋危险且无修缮价值,须立即拆除的房屋。


  禁止出租被有关主管部门确定为危险房屋不能使用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


  7.发生房屋安全紧急事故时怎么处理?


  如遇房屋严重开裂、坍塌、幕墙损坏等房屋安全紧急事故,应第一时间撤离人员,并立即报知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或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通知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进行紧急处理。


  8.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的相关法律责任。


  c等。


  以上是常见的一些情况,更多关于房屋抗震鉴定相关业务咨询,请电话撩撩我们专业工程师。v


  四川宜宾市县(北纬28.20度,东经104.86度)发生5.3级地震,县城震感强烈 民众外出避难


  1月3日08时48分,四川宜宾市县(北纬28.20度,东经104.86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震落石堵塞道路,宜宾消防已调派22车160人前往灾区救援,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救援。


  截至13时30分,受灾人口774人,因灾受轻伤1人,一般损坏房屋253户600间,严重损坏房屋9户38间。县内主干道路畅通,通讯电力正常。


  此次地震发生时,宜宾、泸州网友称震感强烈,成都、重庆网友称有震感。不少群众在地震发生后及时跑出屋外应急避险。


  当地网友发来的部分现场图片


  房屋检测机构提醒:


  因台风、地震、火灾、爆炸等自然和人为灾害影响,房屋发生损坏、倒塌、局部倒塌等,需要进行责任认定或现存结构安全性评估。这些自然和人为灾害一般具有偶然、作用大、作用时间短等特点,其重点是根据现存结构的损伤程度、有关监测和研究成果等评估灾害作用的大小,及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建议。


  房屋改造需要做房屋检测吗


  现在房屋的改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成本和经济的角度来说,对房屋进行改造比重建要经济的多。所以房屋使用功能改变就变的尤其的重要。房屋使用功能或局部结构改变,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房屋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使用功能改变,如厂房改办公楼、办公楼该商场等,也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开设门 洞、局部楼板开洞、局部抽梁拔柱等局部结构的改变,这些因素对结构安全性均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安全性检测评估,按照新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布置验算结构构件并评估 结构安全性。当功能和结构改变较大时,尚需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因此,房屋使用功能改变检测,主要检测房屋在改变功能荷载的情况下房屋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的检测。


  【房屋强度检测】主要分房屋安全性检测和房屋抗震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是指通过调查、现场检测、结构分析验算、对房屋安全性进行鉴定,主要适用于已发现安全隐患、危险迹象或其他需要评定安全性等级的房屋。


  【房屋抗震检测】指该检测使用于正在使用中的房屋及拟作改造的房屋的抗震能力评定。主要通过检测房屋的结构现状、调查房屋的改造方案和未来使用情况,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同时还取决于建筑材料的本身的性能。房屋安全检测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建议处理。


  【抗震建筑】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 塌所致的。因此,对于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检测,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房屋抗震检测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房屋改造可能涉及到房屋的加固、房屋的加建和使用功能改变等诸多原因,需要进屋的各项检测,里面包括房屋完损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和房屋的抗震检测等,是一个较为复杂和体系严谨的科学检测过程。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要点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成为我们生活中重中之重。它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居乐业的大事,特别是以人为本发展新概念的深入人心。但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房子安全检测要从哪些方面检查呢?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要点

 


 






某房屋火灾后安全性检测报告


  4 车间建筑、结构概况


  本次受检车间为一栋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房屋,建造于。该车间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99.00m,南北向跨度为26.00m,建筑面积约为2702.83m2,室内外高差约为0.15m,檐口高度约为12.60m。受检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为400mm×700mm,该车间在标高6.50m及9.50m处均设有连系梁,截面尺寸主要为250mm×500mm,在标高7.95m处设有T型吊车梁,吊车梁的截面尺寸为T900mm×500mm×180mm×100mm。车间屋面采用马鞍板构件搭设,目前受灾严重区域马鞍板构件已经拆除,墙体为烧结普通砖和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厚度为240mm,其中车间在11轴处设有变形缝。受检车间建筑图纸具备齐全,结构图纸缺失。车间外貌现状见附件1检测照片1~照片2,内景现状见附件1检测照片3~照片4,车间结构平面图详见附件2检测附图1。


  5 检测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5.1 检测目的


  受检车间位于,建造于。该车间于2019年1月14日0时19分左右发生火灾,导致该车间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层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屋面局部马鞍板坍塌,墙面粉刷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车间内部设施基本烧毁。


  5.3 检测内容


  (1)调查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过火面积,通过现场残存材料的状态分析判断火灾现场的温度;


  (2)过火后结构损伤情况调查,调查混凝土表面色泽、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露筋、表层混凝土疏松情况;


  (3)车间受检区域主体结构变形检测;


  (4)采用钻芯法抽样检测灾区混凝土强度;


  (5)对车间主体结构构件及围护结构进行初步鉴定评级,提交火灾损伤检测报告。


  6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燃烧物、残存物调查


  6.2 燃烧物、残存物


  根据调查,车间的可燃物主要为化学原材料。火灾发生后,车间内的主体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墙面粉刷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屋面局部马鞍板坍塌,设备,原材料、工装模具、酸洗设备基本烧毁,受火灾影响较大,13-19/A-D轴区域为重灾区,9-13/A-D轴区域为轻灾区,其余轴区域未过火。


  7 现场检测情况


  7.1 车间损伤检测


  火灾的主要影响范围为生产车间9~19/A~D轴区域,其中13-19/A-D轴区域为重灾区,9-13/A-D轴区域为轻灾区。现场主要对9-19/A-D轴区域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外观颜色、裂缝、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和露筋及墙体外观颜色、裂缝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经技术人员现场调查: 车间重灾区构件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局部较闷,其余较响,梁部分较闷,其余较响,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较响,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等现场。车间轻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11~13/A~D轴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部分较闷,其余较闷,梁局部较闷,部分较响,其余响亮,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响亮,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其中11/D轴柱伴有局部露筋等现场,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等。车7.2 车间倾斜与沉降检测


  为明确受检车间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车间受检区域柱构件垂直度进行测量,


  上述测量结果表明,车间混凝土柱构件南北向最大侧向位移为向南18mm,部分测点侧向位移基本均超出《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表7.3.9规范限值≤H/1250。(注:柱构件垂直度测量包含施工误差)。


  7.3 车间相高差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车间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牛腿进行相对高差检测,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50‰,个别测点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7.4 车间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在受检车间主体结构上采用钻芯法取样,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混凝土梁强度28.4MPa~28.6MPa,平均值为28.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混凝土吊车梁强度33.1MPa~45.4MPa,平均值为39.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混凝土柱强度24.9MPa~42.7MPa,平均值为32.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车间轻灾区混凝土梁检测强度为25.2MPa;混凝土吊车梁检测强度41.1MPa;混凝土柱强度28.6MPa~33.0MPa,平均值为3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


  8 火灾后损伤分析评估


  8.1 火场温度分析


  重灾区混凝土柱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部分浅灰,局部呈浅黄色,混凝土严重脱落,锤击声音较闷,贯穿裂缝,表层酥松,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重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800℃;轻灾区局部混凝土柱呈浅灰,局部脱落、开裂,锤击较闷且混凝土粉碎和塌落,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轻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8.2 火灾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及有关资料:在高温下及冷却后,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越严重。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锤击或取芯时,受检区域部分构件面层发生剥落、酥松等现象。混凝土强度测试表明,车间混凝土构件强度推定度等级重灾区混凝土柱为C25,混凝土梁为C25,混凝土吊车梁为C30,轻灾区为混凝土柱检测强度为25.2MPa,混凝土梁检测强度为41.1MPa,混凝土吊车梁为C40;其中未过火构件19/A轴柱下部强度为42.7MPa,11~12/D轴吊车梁检测强度为41.1MPa,受灾区混凝土检测推定强度均小于未过火构件混凝土检测强度。


  8.3 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本次受检车间为一栋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房屋,该车间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99.00m,南北向跨度为26.00m,建筑面积约为2702.83m2。该车间主要作为钢材进行酸洗作业车间使用。通过对车间9~19/A~D轴区域各构件的检测,得出以下结论:


  (2)检测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构件表面基本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局部较闷,其余较响,梁部分较闷,其余较响,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较响,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表层砂浆疏松等现场。车间轻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黑色覆盖,钢筋混凝土构件11~13/A~D轴并伴有裂缝,锤击声音柱部分较闷,其余较闷,梁局部较闷,部分较响,其余响亮,吊车梁局部发闷,其余响亮,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其中11/D轴柱伴有局部露筋等现场,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等;


  (3)测量结果表明,车间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50‰,个别测点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4)测量结果表明,车间受检区域混凝土柱构件南北向最大侧向位移为向北18mm,部分测点侧向位移基本均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5)钻芯法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车间重灾区混凝土梁强度等级推定为C25,混凝土吊车梁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混凝土柱强度等级推定为C25;车间轻灾区混凝土梁检测强度为25.2MPa,混凝土吊车梁检测强度为41.1MPa,混凝土柱强度等级推定为C25;


  (6)依据混凝土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以及现场烧毁和残留物残留情况判断,火灾时混凝土表面重灾区最高温度>800℃,轻灾区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7)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受检区域钢筋混凝土柱的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为Ⅱa,其余为Ⅲ和Ⅱb;钢筋混凝土梁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为Ⅱa,其余为Ⅲ和Ⅱb;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为Ⅲ,其余为Ⅱb和Ⅱa;车间填充墙的初步鉴定评级为局部为Ⅱa,其余为Ⅲ。







  某公司火灾后损伤状况检测报告


  4 厂房建筑、结构概况


  本次受检厂房为一栋五层房屋,其中一至四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五层为砖混结构,建造于2011年。该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42.00m,南北向宽为28.00m,建筑面积约为4704.00m2,室内外高差约为0.15m,檐口高度约为20.00m。受检厂房的设计单位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均不详,该厂房火灾前主要作为办公、生产、储备场所使用。


  受检厂房一至四层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五层为砖混结构。厂房东西方向共6列柱,柱距均为7.00m,南北方向共4跨,跨度均为7.00m;厂房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mm×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为240mm×600mm与240mm×670mm;房屋楼屋面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板,板厚为120mm;房屋填充墙与承重墙均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厚度为240mm。厂房主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30;目前受灾严重区域部分填充墙构件已经拆除,受检厂房结构图纸部分缺失,暂无建筑图纸。


  5 检测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5.1 检测目的


  受检厂房位于,建造于年。该厂房发生火灾,导致该厂房二层和三层部分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为了解该厂房灾后受损情况,特委托对厂房进行火灾后检测,为后续厂房处置提供技术依据。


  5.3 检测内容


  (1)调查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过火面积,通过现场残存材料的状态分析判断火灾现场的温度;


  (2)过火后结构损伤情况调查,调查混凝土表面色泽、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露筋、表层混凝土疏松情况;


  (3)受检厂房结构变形检测;


  (4)采用钻芯法抽样检测灾区混凝土强度;


  (5)对受检厂房结构进行初步鉴定评级,提交火灾损伤检测报告。


  6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燃烧物、残存物调查


  6.1 火灾过程、燃烧范围调查


  火灾持续时间约为2个小时,起火部位处于厂房二层2~3/C~D轴区域,起火原因为含苯成分可燃气体触遇火源爆燃。根据现场调查,火灾导致了该厂房受灾区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受力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等;厂房的主要过火面积约1760.00m2,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轴,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分区图详见图6.1~6.5。


  6.2 燃烧物、残存物


  根据调查,厂房的可燃物主要为砂纸原材料,纸盒产品等。火灾发生后,该厂房受灾区结构构件混凝土剥落,表面疏松变色,局部构件大面积裸露受力钢筋,墙面粉刷层大面积开裂,脱落,表层砂浆疏松,厂房内部设施基本烧毁,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轴,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根据本次现场调查及检测,厂房一层及二层已初步清理,现场残存物情况见表6.1。


  7 现场检测情况


  7.1 厂房损伤检测


  火灾的主要影响范围为,其中重灾区为二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以及三层1~4/A~E轴(不包括楼梯间),轻灾区为二层4~7/A~E轴(包括2~3层楼梯间及1层与4层楼梯间及电梯井),其余部位为未过火区。现场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外观颜色、裂缝、锤击反应、混凝土剥落和露筋及墙体外观颜色、裂缝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测。经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厂房重灾区构件表面大部分被熏黑,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局部较闷,部分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起皮,表层砂浆疏松,塑料板隔墙基本烧毁变形,局部烧光等。厂房轻灾区构件表面部分被熏黑,钢筋混凝土构件粉刷层伴有开裂,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基本较响,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塑料板隔墙局部现场拆除,其余基本完好等。厂区未过火区粉刷层起皮,局部脱落,墙体具有贯通裂缝,混凝土表面局部被熏黑,其余基本未变色,基本设施基本良好。


  7.2 厂房倾斜与沉降检测


  为明确受检厂房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受检厂房整体倾斜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厂房整体倾斜无明显规律,东西向最大倾斜率为向西倾斜3.87‰,南北向最大倾斜率为向南倾斜5.90‰,部分测点侧向位移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4.0‰的限值


  7.3 厂房相高差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厂房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牛腿进行相对高差检测,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66‰,个别测点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3‰·


  7.4 厂房混凝土强度检测


  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在受检厂房主体结构上采用钻芯法取样,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1.3MPa~42.0MPa之间,平均值为34.1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0;厂房轻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9.3MPa~43.1MPa之间,平均值为37.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厂房未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34.0MPa~41.3MPa之间,平均值为37.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检测结果见表7.4。


  8 火灾后损伤分析评估


  8.1 火场温度分析


  重灾区混凝土构件表面基本呈浅灰色,局部呈浅黄色,锤击声音较闷,混凝土粉碎和塌落,面层并伴有贯穿裂缝,表层酥松,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重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800℃;轻灾区局部混凝土柱呈浅灰,略显粉红,局部脱落、开裂,锤击较响,且留下较明显的痕迹,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轻灾区的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8.2 火灾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及有关资料:在高温下及冷却后,混凝土的强度总体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温度越高,混凝土强度降低越严重。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锤击或取芯时,受检厂房部分构件面层发生剥落、酥松等现象。测试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1.3MPa~42.0MPa之间,平均值为34.1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0;厂房轻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9.3MPa~43.1MPa之间,平均值为37.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厂房未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34.0MPa~41.3MPa之间,平均值为37.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受灾区域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值。受灾区混凝土检测推定强度均小于未过火区混凝土检测强度及混凝土设计强度。


  8.3 构件鉴定评级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根据受检区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及承重墙体表面颜色、裂缝对构件进行鉴定评级。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本次受检厂房为一栋五层房屋,其中第一至第四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第五层为砖混结构,建造于2011年。该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42.00m,南北向跨度为28.00m,建筑面积约为4704.00m2,该厂房主要火灾前主要作为办公、生产、储备场所使用。通过对上海锦莘仑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各构件的检测,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火灾事故认定书,起火部位处于厂房2楼2~3/C~D轴区域,起火原因为含苯成分可燃气体遇火源爆燃;


  (2)检测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构件表面基本呈浅灰色,局部浅黄,并伴有裂缝,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局部较闷,其余较响,部分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伴有大量破损,面层大面积脱落起皮,表层砂浆疏松等。厂房轻灾区构件表面部分被熏黑,钢筋混凝土构件面层伴有贯通裂缝,主体构件锤击声音基本较响,局部混凝土表面疏松、剥落;填充墙面层轻微脱落等。厂区未过火区粉刷层起皮,局部脱落,墙体具有贯通裂缝,混凝土表面局部被熏黑,其余基本未变色,基本设施基本良好;


  (3)测量结果表明,厂房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3.66‰,个别测点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4)测量结果表明,厂房整体倾斜无明显规律,东西向最大倾斜率为向西倾斜3.87‰,南北向最大倾斜率为向南倾斜5.90‰,部分测点侧向位移超出相关规范要求;


  (5)钻芯法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厂房重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1.2MPa~42.0MPa之间,平均值为34.0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0;厂房轻灾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29.3MPa~43.1MPa之间,平均值为37.9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25;厂房未过火区混凝土构件强度在34.0MPa~41.3MPa之间,平均值为37.7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推定为C30;


  (6)依据混凝土表面的颜色、锤击反应、剥落情况、火灾后的混凝土强度以及现场烧毁和残留物残留情况判断,火灾时混凝土表面重灾区最高温度>800℃,轻灾区最高温度约为300℃~500℃;


  (7)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判定,厂区重灾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基本为Ⅲ级,墙体基本为IV级;厂区轻灾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基本为Ⅱb级,墙体基本为Ⅲ级;厂区未过火区区的混凝土主体结构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基本为Ⅱa级,墙体均为Ⅱb级。



联系我们更多
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百寰国际1栋1905室
联系人:武彤
电话:1502113584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