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动态 > 子长县铁塔基础检测鉴定多少钱

公司动态

子长县铁塔基础检测鉴定多少钱

关键词:

钢结构质量检测房屋质量检测危房鉴定

2019/12/17

子长县铁塔基础检测鉴定多少钱


郭经理:18792942354(同微信号) 


直接点击上面号码拨打 


我们承接全国所有地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等业务 


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房屋检测、结构监测、工程检测和评估鉴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钧测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以权威的专家团队,的检测设备和前沿的核心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业务范围: 


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抗震鉴定、厂房检测鉴定、工业建筑检测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桥梁检测、工程检测、监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焊接工艺评定、产品失效分析、热像检测、建筑物振动检测、地下管网检测鉴定、工业设备可靠性鉴定 








 

房屋鉴定分类


  一房屋的安全性鉴定房屋的安全性鉴定主要有两类:一个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房屋安全性鉴定,另一个是在发生地震情况下的房屋安全性鉴定。


  二房屋的完损等级评定根据房屋的结构、装修和设备三个组成部分的完好和损坏程度评定房屋的完损等级,将房屋评定为完好房、基本完好房、一般损坏房、严重损坏房和危险房五个等级。适用标准为建设部1985年颁发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危险房是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给定危险构件和危险房屋界限确定的,其他4类是按《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的。主要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掌握所管各类房屋的完损情况,为房屋的技术管理和修缮以及城市规划改造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三房屋的质量检测鉴定房屋的质量鉴定是根据房屋的现状来评定房屋的质量。目前我国还没有《房屋质量鉴定标准》,现在对房屋进行质量鉴定,只能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但这些标准主要用于房屋建造的施工阶段,对于不同年代的房屋或房屋在交付使用后出现的有些裂缝或损坏有时就不适用了。


四房屋尚可使用年限的房屋尚可使用年限的鉴定是根据房屋的现状、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等影响房屋使用寿命的因素,经过调研、分析和计算,评定出房屋还可以使用的年限,目前还没有鉴定标准。


五房屋损坏纠纷的鉴定房屋损坏纠纷鉴定是指房屋在使用期间受到人为因素(在房屋周围挖坑、挖沟、爆破、降水、蓄水或施工振动)侵害,而确定责任人及其行为是否为房屋损坏(结构倾斜、开裂等)的直接原因的鉴定。由于这一类鉴定的情况较复杂,且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和依据,所以鉴定工作的难度较大,只能根据各个鉴定项目的不同,参考有关的教材、资料和模拟检测的数据,综合分析评定。根据实际房屋损坏发生的概率,房屋损坏纠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发生最多的是在既有房屋周围挖渗水井和集水坑、挖排水沟、降水、挖基坑和地下隧道等施工,造成既有房屋的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隆,使上部墙体出现不均匀沉隆的裂缝的损坏。其次,较常见的是施工震动或撞击造成房屋结构开裂或损坏。第三种是由于房屋的某一结构或构件存在缺陷(特别是乡镇企业擅自搭建的仓库和厂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或年久房屋结构构件承载力逐渐降低,而导致房屋突然坍塌。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服务范围:性质:既有建筑、在建工程、烂尾楼等;功能: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古建筑等;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混合结构、排架结构、钢结构、筒体结构、石砌体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楼层: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未经质量监督站监督工程的工程质量鉴定:对未经质量监督站监督工程的工程质量鉴定,但施工资料齐全的工程进行工程质量鉴定,综合评定该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国家规范要求进行鉴定。施工验收资料缺失的工程鉴定:对施工验收资料缺失的工程进行工程质量鉴定,依据施工图纸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测,评定工程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房屋安全鉴定?


  现在有很多朋友在买房的时候,都会精挑细选、慎重考虑,通常来说,如果大家是购买的新房的话,房屋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因为开发商在办理房屋的首次登记之前必须先通过国土和住建部门的验收,但是在现实当中,因不当使用而对楼宇造成损坏的情况也有很多,那么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房屋的质量还可靠吗?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呢?在什么条件下可申请房屋安全鉴定呢?


  1、在房屋上设置高耸物在房屋建筑上设置高耸物、搁置物或者悬挂物的,属于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者在楼顶设置广告牌等高耸物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设置。


  2、严重损坏的房屋严重损坏的房屋一般不得装饰装修。确需装饰装修的,应当先进屋鉴定,并采取修缮加固措施,达到居住和使用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装饰装修。


  3、拆改房屋结构非住宅房屋装修涉及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载荷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质量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施工。


  4、改变房屋用途原有房屋改为公共娱乐场所或生产经营用房的,经营者应当向房屋质量鉴定机构申请房屋鉴定。


  5、房屋发生自然灾害因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爆炸、火灾等事故危及房屋安全的,房屋所有人应当及时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申请房屋鉴定。


  6、房屋周边兴建大型建筑物的兴建大型建筑或者有桩基、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申请对施工区相邻房屋进屋鉴定,并按照规定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其实就我们普通市民而言,如果说对房屋质量鉴定存在疑虑并申请鉴定时,可以通过小区业主委员会,以单幢建筑所有产权人的名义向鉴定中心提出房屋安全鉴定申请;如果没有业主委员会,市民也可联合该房屋所在建筑物的所有权利人提出房屋鉴定申请。


  合肥市城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规定


  一、房屋安全鉴定与管理的目的与原则答:房屋安全鉴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各类房屋的使用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房屋安全鉴定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合肥市房屋安全鉴定与管理工作依据答:合肥市房屋安全鉴定与管理工作主要依据《合肥市城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34号)开展。


  三、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主管部门与实施机构答: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主管本市房屋安全鉴定与管理工作。其设立的合肥市房地产产权监理处房屋安全鉴定科是具体负责本市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法定机构。


  四、房屋日常使用时应遵循的安全原则答:为确保房屋安全,其所有人、使用人及相关单位应当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正确使用的原则。按照设计使用功能正确使用房屋,不能随意改变房屋的使用性质、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等;


  2、安全检查与维护的原则。房屋所有人及使用人等应当加强房屋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委托鉴定,对超期使用的房屋以及涉及公共安全的公共建筑必须定期委托安全鉴定等;


  3、不影响他人房屋安全的原则。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影响毗连房屋安全,在进行桩基础、深基础等施工活动时应当保证相邻房屋的安全等。


  五、所有权人在房屋安全使用中的责任


  1、正确维护和安全使用房屋;


  2、建立房屋安全管理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在暴风、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做好排险解危的各项准备;


  3、在房屋出现危险迹象时,及时委托进屋安全鉴定;


  4、对经鉴定为危险的房屋,必须按照鉴定机构的处理意见,及时解除危;暂时有困难的,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六、使用人在房屋安全使用中的责任房屋使用人承担的责任是:


  1、正确使用房屋,协助所有权人定期检查,及时维护;


  2、若需对房屋更改使用用途或改变结构、增加荷载使用时,必须事先征得所有权人同意,并经房屋安全鉴定单位鉴定后,按处理意见实施;


  3、发现房屋有危险迹象时,及时通知所有人或直接委托鉴定;


  4、因不当行为造成房屋危险的,承担赔偿责任;阻碍所有权人采取排险解危措施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七、房屋使用阶段的致危因素


  1、房屋超期服役,或长期缺少维修养护或维护不当,结构构件材质日趋老化;


  2、违反科学依据,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构件,或加层、改变用途、超载使用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人为损伤;


  3、遭受地震、暴风、雨雪、洪水等自然灾害或滑坡、泥石流、地陷等地质灾害或火灾、爆炸、振动、碰撞等偶然事故的影响,房屋结构受破坏;


  4、周围环境的影响。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液体的侵蚀,以及白蚁危害;室外排水条件的恶化或地质条件因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相邻建筑物施工的影响等。


  八、须委托进行使用安全鉴定的房屋类型答:


  1、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










  二、工程概况 该大夏所位于徐汇区,由原上海县建筑设计室设计,施工单位不详。房屋始建于 1988 年,原设计为二层,后历经一次改建扩建,形成高三层、总建筑面积约 1800m2的托儿所。2013 年,托儿所西侧距离约其 10~15m 左右(由于现场测量条件受限,距离按检测人员目测估算取值)的一栋大楼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大楼地上部分为八层、地下部分为三层停车库。据托儿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西侧大楼基坑开挖至目前投入使用期间,托儿所房屋外墙及女儿墙出现裂缝扩展、内墙开裂渗水、粉刷脱落及外墙立面往西侧大楼方向倾斜等现象,同时也存在托儿所园区围墙裂缝较多,园区内操场地面塌陷及通往房屋室内的台阶处瓷砖拉裂等情况。现因发现房屋裂缝有进一步扩大现象,为了解房屋完损状况,某基建管理站委托某房屋质量检测站对房屋完损状况进行检测,并对房屋目前的沉降发展趋势进行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本站接受委托后,制定了周详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经委托方认可。2015年 5 月 13 日,本站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对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倾斜变形及损伤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自检测之日起开始进行为期六周的房屋沉降和裂缝扩展情况的监测,随后对检测和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检测评定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 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调查;


  2) 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 房屋损伤情况的检测;


  4) 房屋沉降和裂缝情况的监测;


  5) 分析房屋损伤的原因及房屋损伤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6)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现根据现场检测、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检测报告,供委托方和有关部门参考。


  三、房屋建筑结构概况


  3.1 房屋建筑概况 该大厦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原设计为二层房屋,后历经一次改建扩建,形成高三层、总建筑面积约 1800m2的托儿所。房屋东西向总长度为28000mm、南北向宽度为 25000mm,各层层高均为 3300mm,屋顶女儿墙高 900mm,室内外高差 450mm,总建筑高度为 10350mm。该大厦园区四周有围墙,在园区东北角和东南角为师生室外活动的两块操场区域,西南角现为小块种植园。一层室内房间主要有大堂、餐厅、两间活动室和厨房、洗衣房及医务室等,并在房屋主体外扩建一间单层厨房和几间单层储藏室。 房屋中部楼梯为底层通往二、三层室内的主要枢纽,南边室外旋转楼梯通往二层的活动室阳台。二层室内主要为三间活动室、两间教师办公室和中部区域的学生餐厅,西北角部分为屋顶平台。三层室内主要有三间活动室、一间会议室、一间教师办公室和中部学生餐厅,并在南边两活动室之间有直跑楼梯通往二层阳台。图 2 给出了房屋一层建筑平面图,图 3 为房屋南立面图。


  3.2 房屋结构概况 该建筑采用纵横向砖墙承重的砖混结构,承重砖墙厚均为 240mm,各层楼(屋)面板主要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主要型号为YKB539、YKB529、YKB530、YKB540、YKB320 等。阳台及部分卫生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板,板厚为 80mm;底筋拉通配置,主要形式为6@200、8@200、8@160、10@160;顶筋分离式配置,主要形式为6@200,支座伸出长度为 300mm、400mm。各层承重砖墙顶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主要截面有 240×200mm、240×150mm、240×400mm、240×300mm,上部钢筋均为 212,底筋主要为 212、312 和220 不等。轴网 2/A~B、7/A~B、5/C~D、6/C~D、11/C~D 处,一~三层设有部分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 200#(C18)。柱截面为 400×400mm、240×240mm,配筋形式主要为 616、416 和 414 等,箍筋为6@200;框架梁截面为200×600mm,跨中配筋主要为 214+122、214+118 和316 等,支座配筋主要为212+122、212+118 和212+116等,箍筋均为6@200。图4 给出了房屋原二层结构平面图。


  3.3 房屋基础概况 通过查阅委托方提供的图纸可知,该托儿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1.5m左右,基础宽度在 600~3300mm 之间,柱下部分基础设置基础梁,基础梁截面为500×500mm、250×500mm和350×500mm,底筋主要为422、416和316,上部钢筋主要为422、416 和316。除旋转楼梯处垫层混凝土强度为100#(C8),其余均为 200#(C18)。该工程基础施工时,先施工主体建筑,再施工单层厨房及旋转楼梯。图5 给出了房屋基础平面图。


  四、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4.1 相对不均匀沉降情况的检测 为了解房屋的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本站于 2015 年 5 月 13 日采用日本SOKKIA C41 型高精度水准仪,测量了房屋的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含施工误差)。测量时以底层窗台为相对水准面,测点布置及测量结果详见图6。从图6 中可以看出,房屋南北向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不明显,局部表现为南端沉降略大,相对倾斜为 1.00‰左右;东西向整体表现为西端沉降大、东端沉降小,南侧平均相对倾斜 8.04‰,北侧平均相对倾斜 2.12‰左右,东西向整体平均相对倾斜 5.08‰左右。房屋东西向平均相对倾斜值超过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4‰),但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10‰)。


  4.2 房屋倾斜情况的检测根据现场测试条件,选取外墙转角,采用日本产索佳 SOKKIA CX-102 电子全站仪对房屋的整体倾斜情况进行了检测。通过测量外墙转角处上下两端的相对三维坐标(含施工误差)推算房屋整体的倾斜率,实测结果参见表1。从表1 中可以看出,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向西倾斜,倾斜值在 3.68~4.89‰之间,其平均倾斜值为 4.10‰;房屋南北向为向北倾斜(局部向南倾斜),倾斜值在 0.52~3.58‰之间,其平均倾斜值为 1.35‰。房屋南北向倾斜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无明显一致规律;房屋东西向倾斜方向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且东西向平均倾斜值超过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限值(4‰),但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125-99) (2004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倾斜率的限值(10‰)。


  五、房屋损伤状况的检测 在该大厦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下,本站技术人员于 2015 年 5 月 13日对房屋损伤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范围主要包括室内外损伤情况检测。表2 为房屋损伤调查结果统计,附录 II 给出了房屋损伤分布示意图。经现场检测发现,房屋损伤情况主要表现为:


  1)室内墙面开裂。多数房间发现有门窗洞口周边的竖向或斜向裂缝、纵横墙表面有竖向或不规则裂缝,裂缝宽度在 0.1~1mm 之间;


  2)楼面板底开裂。三楼北侧休息室顶板底发现开裂现象,裂缝宽度约 0.1mm;


  3)外墙内侧墙面或顶板底渗水。窗边墙顶及窗角部位顶板底有多处渗水现象;


  4)室内墙面粉刷空鼓、剥落现象。厨房或阳台区域墙面出现开裂、空鼓或剥落现象,部分房间墙面、阳台、窗台和顶板及檐口处出现粉刷剥落现象;


  5)外立面墙体开裂。外立面窗台角部存在斜裂缝,厨房西侧墙面有斜向和竖向裂缝,其他立面存在不规则裂缝;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水平裂缝较多、近 9/A 轴儿墙竖向裂缝较宽;阳台和旋转楼梯存在斜向和水平裂缝;各类型裂缝宽度在 0.1~0.3mm; 6)室外部分损伤。园区围墙不规则裂缝较多,且西侧围墙墙面斜向和竖向裂缝较宽较密,宽度在 0.1~0.5mm;东南角操场地面有塌陷情况;大堂入口存在地面瓷砖开裂,地面裂缝存在继续发展情况。


  六、房屋变形及损伤情况的监测


  6.1 变形及损伤监测方案 为了解房屋变形及损伤的发展趋势,根据现场检测条件,在该大厦东南角居民楼墙脚设置沉降观测点 BM1、BM2(高程假定为 4.0000m,参见图 1),并在房屋四周墙脚射入射钉作为沉降监测点,采用日本产索佳的精密电子水准仪SDL30(精度为±0.4mm/km),对各测点沉降高程进行了测量,通过监测高程变化确定房屋沉降发展趋势。并选取房屋的典型裂缝处,骑缝设置尺寸为 50 × 100mm的石膏饼(照片 39~42),通过观测石膏饼裂缝的开展及发展状况,确定损伤的发展趋势。沉降和裂缝监测频率为 1 次/周,共监测六次。图 7 为房屋沉降监测点的现场布置图,图 8 给出了石膏饼裂缝监测点布置图。


  6.2 沉降监测结果的分析 本站于 2015 年 4 月 29 日~6 月 3 日期间对房屋沉降情况进行了六次监测,监测结果参见表 3。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监测期间各测点高程均呈现一定的下沉,但总体发展较为平缓,房屋各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在- 0.07mm~-2.1 mm之间,平均沉降速度在 0.002mm~0.057mm/天之间;除监测点 C1、C2、C17 和C18 外,其余点沉降速度均高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一般工程沉降稳定的判断值(±0.011mm/天)的要求,即监测数据显示房屋整体沉降尚未完全趋于稳定。图 9 为根据监测成果整理出的房屋沉降发展趋势示意图。 从各监测点累积沉降量来看,西侧各测点(C9、C10、C13、C14)累积沉降量在-2.02mm~-2.10mm 之间,中间偏西侧各点(C11、C12)累积沉降量在-1.72mm~-1.74mm 之间,南侧各测点(C4~C8)累积沉降量在-1.02mm~-1.42mm之间,其余北侧各测点累积沉降量均小于-1mm。由分析结果可知,监测期间,房屋西侧、南侧沉降速度大,东侧、北侧沉降速度小,房屋分别呈现向西和向南约 0.05‰ 和 0.004‰的相对倾斜;但通过沉降发展趋势示意图可以看出沉降整体有减缓趋势,建议对房屋变形继续进行监测。


  6.3 损伤监测结果的分析 本站与于 2015 年 5 月 13 日~6 月 3 日期间,对房屋典型裂缝处的石膏饼开展情况进行了监测。表 4 给出了石膏饼裂缝观测结果。 从裂缝监测数据可知,房屋主体裂缝没有进一步发展,但房屋西侧围墙内侧裂缝(LF2)有一定的发展,在第四次监测后累积宽度增量为 0.9mm(照片 41),第五次监测时裂缝继续发展,石膏饼断裂(照片 42)。


  七、变形及损伤对房屋影响的分析


  7.1 变形对房屋影响的分析 相对不均匀沉降结果表明,房屋南北向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不明显,局部表现为南端沉降略大,相对倾斜为 1.00‰左右;东西向呈现为向西的相对不均匀沉降,平均相对倾斜 5.08‰左右。倾斜检测结果表明,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向西倾斜,平均倾斜值为 4.10‰;房屋南北向为向北倾斜(局部向南倾斜),平均倾斜值为 1.35‰。房屋东西向倾斜方向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且东西向平均倾斜值超过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倾斜率限值(4‰),但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10‰)。 沉降监测结果表明,房屋各测点仍呈现下沉趋势,各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在-0.07mm~-2.1mm 之间,监测期间房屋分别呈现向西和向南约 0.05‰ 和 0.004‰的相对倾斜,目前房屋整体沉降尚未完全趋于稳定,但其沉降有减缓的趋势。根据相邻工程的结构情况及其与房屋的位置关系,结合房屋变形检测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房屋仍呈现一定的沉降,主要与相邻工程项目后期带来的附加沉降有关,且相邻工程施工可能是房屋整体向西倾斜较大的原因,由于无施工前的检测数据,无法判断施工前后房屋倾斜的变化值。房屋目前向西的倾斜值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倾斜率的限值(10‰),建议对房屋变形继续进行监测。


  7.2 损伤对房屋影响的分析 房屋多数房间发现有门窗洞口周边的竖向或斜向裂缝、纵横墙表面有竖向或不规则裂缝,主要为材料收缩导致;部分板底出现水平裂缝,主要为预制板间拼接处的材料收缩裂缝;部分室内墙面及顶板出现渗水现象,主要为材料收缩伴雨水渗入导致;部分墙面粉刷空鼓、剥落,部分外墙面及女儿墙开裂,主要为面层材料收缩导致。相邻工程施工可能会带来房屋已有损伤的后续发展,由于未进行施工前的检测,无法对施工期间损伤的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房屋以上损伤主要为非结构损伤,不影响其整体结构安全。另外,园区围墙不规则裂缝较多,且西侧围墙墙面斜向和竖向裂缝较宽较密,主要为材料收缩及温度作用有关;东南角操场地面有塌陷情况,大堂入口存在地面瓷砖开裂等。相邻工程施工带来的附加沉降会导致以上损伤的发展。损伤监测结果表明,房屋西侧围墙内侧裂缝(LF2)有一定的发展,与相邻工程施工带来的后续附加沉降有关,其余监测点裂缝均未有进一步发展。






、房屋完损检测评定结论与建议


  1)房屋南北向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不明显,局部表现为南端沉降略大,相对倾斜为 1.00‰左右;东西向整体表现为西端沉降大、东端沉降小,平均相对倾斜5.08‰左右。房屋东西向沉降平均相对倾斜值超过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4‰),但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相对倾斜的限值(10‰)。


  2)房屋东西向整体表现为向西倾斜,其平均倾斜值为 4.10‰;房屋南北向为向北倾斜(局部向南倾斜),其平均倾斜值为 1.35‰。房屋南北向倾斜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无明显一致规律;房屋东西向倾斜方向与相对不均匀沉降趋势基本一致,且东西向平均倾斜值超过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结构倾斜率限值(4‰),但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年版)关于同类建筑结构倾斜率的限值(10‰)。


  3)沉降监测结果表明,房屋各测点仍呈现下沉趋势,各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在-0.07mm~-2.1mm之间,监测期间房屋分别呈现向西和向南约0.05‰ 和0.004‰的相对倾斜,目前房屋整体沉降尚未完全趋于稳定,但其沉降有减缓的趋势。


  4)根据相邻工程的结构情况及其与房屋的位置关系,结合房屋变形检测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房屋仍呈现一定的沉降,主要与相邻工程项目后期带来的附加沉降有关,且相邻工程施工可能是房屋整体向西倾斜较大的原因,由于无施工前的检测数据,无法判断施工前后房屋倾斜的变化值。


  5)房屋多数房间发现有门窗洞口周边开裂现象,主要为材料收缩导致;部分板底出现水平裂缝,主要为预制板间拼接处的材料收缩裂缝;部分外墙内侧墙面及顶板出现渗水现象,主要为材料收缩伴雨水渗入导致;部分墙面粉刷空鼓、剥落,部分外墙面及女儿墙开裂,主要为面层材料收缩导致。相邻工程施工会带来房屋已有损伤的发展,由于未进行施工前的检测,无法对施工期间损伤的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房屋以上损伤主要为非结构损伤,不影响其整体结构安全。


  6)园区围墙不规则裂缝较多,且西侧围墙墙面斜向和竖向裂缝较宽较密,主要为材料收缩及温度作用有关;东南角操场地面有塌陷情况,大堂入口存在地面瓷砖开裂等。相邻工程施工带来的附加沉降会导致以上损伤的发展。


  7)损伤监测结果表明,房屋西侧围墙内侧裂缝(LF2)有一定的发展,与相邻工程施工带来的后续附加沉降有关,其余监测点裂缝均未有进一步发展。


  8)目前房屋整体沉降尚未完全趋于稳定,建议对其变形继续进行监测,待变形稳定后,可采取必要措施对发现的损伤进行修复加固处理。九、房屋完损检测主要技术依据 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11) 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 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 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DGJ08-81-2000)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 













  房屋抗震能力检测?


  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都知道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无独有偶,四川汶川地震,同样是钢结构建筑的绵阳体育馆也未受到损坏,且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玉树的地震再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也越发凸显出节能抗震性的钢结构建筑在未来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广的必要性。地震频发,引起人们对;什么建筑最抗震;的进一步关注。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等,无论哪一种结构,只要设计合理、高度与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应该是抗震的。


  但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而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抗震性能优于前两种。所谓楼盘的抗震系数;的提法并不规范。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住宅与写字楼为丙类建筑。房子的抗震性和户型也有关系,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


  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占优势,但要达到与平房建筑相同的抗震标准,所要采取的措施就更多。 从设计上看,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只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均能达到抗震要求,高层建筑需采取更可靠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只能建筑六层19米以下,高层则采用框架、框剪等结构。从震感上来讲,越高震感越强烈。决定建筑物遭受地震袭击时造成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防标准、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 在房屋的设计中,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因此在装修中,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将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特别是装修中破坏承重墙,这是及其危险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居民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发生八级地震时,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实践证明,经过良好抗震设计和施工的房子在抗震效果上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就是地震后为什么在同一片相邻区域,有的房子破损严重,有的则安然无恙的原因。抗震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 为了以防万一,在挑选楼盘时还是应该多一个心眼,看看房屋的抗震能力如何。总的来讲就是六看:


  房屋抗震检测一看房屋所在环境,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为突出的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的陡坡,是否处于不稳定的冲沟以及可能发生滑波、地陷、崩塌、危岩滚落的地段,所处的场地是否有发震的断层,有无古河道,地表下15米范围内是否有可液化的饱和砂土和亚粘土层。一般位于以置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房屋抗震检测二看基础,一般说来,深基础比浅基础好;筏式基础比条形基础好;条形基础比单独基础好;沉箱和整体性地下室最好。


  房屋抗震检测三看,平、立面 看看房屋的平面和立面形状是简单方正、自重布置匀称,还是形状复杂,刚度变化多,局部突出或外部轮廓曲折。其实对于抗震而言,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所以选房时不应过于追求小区造型的个性。而且对于立面而言,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


  房屋抗震检测四看 房型 建筑布局上,根据户型图,看采用的是抗震性能很差的纵墙承重布局,还是抗震性能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布局。


  房屋抗震检测五看 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比砖混结构的抗震效果要好很多。材料的选择上那些具有延性的材料比脆性的材料更能抗震。房屋抗震检测六看 室内 鉴定墙体坚实程度如何,有无较大裂缝,有无明显的外闪、鼓松以及墙壁有无严重碱蚀的现象。


  承重墙拆除等级评判标准第三方房屋鉴定报告


  《承重墙拆除等级评判标准》第三方房屋鉴定报告


  1、委托单位委托单位: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


  2、项目名称某市承重构件鉴定


  3、现场检测日期2018年4月16日


  4、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六层砖混结构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为了解在房屋装修过程中拆除的构件是否为承重墙,特委托房屋质量检测站对拆除墙体进行检测鉴定,并依据《承重墙拆除等级评判标准》导则对拆除承重墙体等级进行评定,出具检测报告。本报告是承重构件鉴定的专项报告,不代替房屋安全检测报告。


 

  8检查及分析结果


  8.1房屋基本情况六层砖混结构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住宅使用。房屋主要承重墙体为烧结普通砖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楼板为预制楼板,厨卫部分为现浇板。建筑平面示意图见图8-1。图中圈出部分为构件拆除区域。


  8.2房屋装修情况及拆改墙体承重构件鉴定根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执法人员介绍,业主在房屋装修时将房屋部分墙体拆除,详见图8-1。结合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并根据现场检测的实际情况,可知:


  (1)墙体拆除区域Q1位于C/1-3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墙体由240mm拆薄为120mm厚),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400m,长度为1.700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1位置。


  (2)墙体拆除区域Q2位于A/1-(1/3)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400m,长度约为0.280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2位置。


  (3)墙体拆除区域Q3位于2/D-E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墙体由240mm拆薄为120mm厚),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





联系我们更多
陕西钧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百寰国际1栋1905室
联系人:武彤
电话:1502113584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