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E ALVA Nanoface 声卡产品介绍

RME ALVA Nanoface 声卡产品介绍...

访问量:


    

  Nanoface USB声卡被设计成现代数字音频工

  作站的好伙伴。音质好,功能非凡,易于使用

  ,实时硬件模拟监听,Windows和 Mac OS X

  低延迟驱动都凝聚到了这样一个小巧的外壳中

  。Nanoface提供6个音频 I/O - 对于小型工作

  室、DJ或环绕来说绰绰有余。1个MIDI输入和

  2个MIDI 输出,可与键盘、扩展合成器或采样

  器美好组合。配有2个低噪音、低失真的话筒

  前置放大器,包括可电容话筒需要的48V幻象

  电源。

  大多数音频接口都附带有一个大的软件包,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功能。但是,音乐家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

  间来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技术知识,而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宝贵的。Nanoface被设计成现代数

  字音频工作站的好伙伴,在这里,你不会找到软件选项对话框或者混音台,有的只是一个高速驱动。

  所有的现代音频程序都提供低延时引擎以及可支持插件和监听功能的混音器,可模仿完整的工作室流程。

  有些音频接口想要做同样的事情,但这样做不仅一些功能重叠,而且还浪费了用户的时间。Nanoface 声卡

  与此不同,所有的功能——包括音量、监听、前置放大器增益及耳机幻象电源等等——都可用主机上的一

  个多功能控制器(编码器)加以控制。在此之上,如果再加以上一个音序器,就可满足大多数音乐家的需

  要。不多也不少,容易掌握,使用方便,对于现场环境来说,这是理想的。

  Nanoface USB声卡特点:

  实时硬件模拟监听

  低延迟驱动

  提供6个音频输入/输出、2个话筒前置放大器

  48V幻象电源

  提供6个音频输入/输出。这对于小型家

  庭工作室、DJ或环绕声环境来说已经是

  绰绰有余。1个MIDI输入和2个MIDI输出

  的组合特别适于连接键盘和合成器或采

  样器。4个模拟输入中有2个配有高质量

  话筒前置放大器,可同时录制不同的音

  源(例如耳机、合成器和电吉他)。4个

  模拟输出可同时监听2个立体声信号(例

  如主音箱和耳机)。输出1/2的信号可路

  由至输出3/4,并可分别加以调整。

  Nanoface USB声卡的数字输入

  /输出采用SPDIF格式。这使得

  Nanoface成为CD播放机或效果

  器的较佳搭档,为外部DA转换

  器提供音源。电声乐器(例如吉他和贝司)需要具有

  高阻特点的特殊乐器输入来实现直接录

  音。在Nanoface主机的右侧就配有这种

  乐器输入。这样,用户只需要一台笔记

  本电脑和Nanoface 声卡就可以组建一个

  移动录音站,来进行现场录音。这对于

  即兴演奏会或乐队彩排来说,是再方便

  不过的了。





"音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在发烧音乐的发源地美国,有两个词与音场有关,一个是"Sound Field",另一个是"Sound Stage"。"Sound Stage"主要是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位置和形状,包括长、宽、高,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概念,而我们所指的"音场"其实就是"Sound Stage",因为如果把"Sound Stage"直译成"声音的舞台"或"音台"这确实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实际上与我们以前所介绍的"空间感"相对应。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实际上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队所排列的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音箱指向性的影响(比如房间的宽度大于深度或者深度大于宽度),音响所播出来的声场实际上或多或少是与原录音时的情形有差异的。有些音场形状本来就是四四方方,没有拱凸凹的。这种音场舞台的不同形状当然不能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场演奏时,乐队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为了产生出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往往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这样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音场的位置"
  音场的位置应该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搭配不当的某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听起来象飘浮在半空中;有些听起来则又像是坐在音乐厅的二楼观看舞台一样。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比如音箱的摆位、频率响应的不均匀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听一个交响乐队演奏的方法来体会。当交响乐队演奏时,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该从比较低一点的地方发出来,小提琴的位置要比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略高一些;录音时乐团应该是前低后高,像铜管乐器就极有可能在较高的位置。对于整个音场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确定,音场高度应该略低于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那么音场的前 、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呢?资深的发烧友都知道,应该在音箱的前面板拉一条直线然后往后延伸的一段距离内。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是不容实现的,因为它与您的音响搭配、聆听环境和所播放的软件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从音箱前面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如果后缩太多,象一些发烧友说的那样"直抵对街"就不对了。
  "音场的宽度"
  有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是超出音箱,甚至可以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对于有经验的朋友来说,只不过有一点夸张而已。通常,在流行音乐的演奏中,您可以偶而听到有乐器在音箱外侧响起;而在古典音乐演奏时,您往往会觉得乐团的宽度已经超出二个音箱之间的宽度,这就是超出音箱、宽抵侧墙。许多发烧友都有这种经验,不必多费口舌。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用想象的眼睛能够看得到的音场位置才算真正的音场,墙外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我们很难肯定它在那里。所以,音场的宽度其实只在墙壁之内而已。这种感觉您完全可以从刚才那首1812序曲中体会到。如果您听到的1812序曲,声音是紧缩在两只音箱的中间而没有超出音箱两侧的话,那么您最好请一位懂行的发烧友去给您的音响诊断一下,看看是那儿出了毛病。
  "音场的深度"
  "音场的深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感","深度感"不同于"层次感"、"定位感",因为层次和定位与音场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深度感却仍然属于音场的范围。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的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仅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形容词而已。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空间感"中,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去讨论。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动的位置会靠前一些,这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反过来说,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其实那是错误的。我想您一定没有见过一个乐队会排成一个竖条的,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个概念,您就一定能准确地说出音场的深度。